春风化雨,立德树人——农村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技巧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李珊珊
[导读]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活动开展的直接组织者

        李珊珊
        广东省博罗县罗浮中学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活动开展的直接组织者。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德育教育地位得到了突显,这在无形中加大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由此探寻德育教育工作技巧成了当今初中班主任重点研究课题。文章以农村初中教学为研究对象,简述了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现状,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农村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希望在有效教育下促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学;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教学技巧
        学校是学生生活、德育教育开展的重要场所,不仅需要领导和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个积极、愉快的环境,更需要班主任深入学生,构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德育教育模式,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推动初中生的全面提升与发展。文章立足初中教学,着眼于德育教育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说明。
一、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现状
        第一,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育原则在农村初中并没有完全落实。部分学校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忽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不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第二,德育工作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虽然部分学校开设了德育教育课程,但大都流于形式,忽视了德育教育和生活的联系,无法有效指导学生的生活。第三,德育教育形式单一。农村初中德育教育教学方式单一,基本都是教师拿着书本照本宣科,学生在底下奋笔疾书的写。第四,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阻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二、农村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技巧
(一)转变自身理念,拉近师生彼此间的距离
        班主任自身的理念对班级管理、班级活动以及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受制于应式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班主任的管理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进而无法满足班级学生的需求,并阻碍着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基于这一情况,教师要立足“生本理念”,深入学生、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以及价值发展取向,并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管理。此外教师要摒弃分数论的片面教学理念,深挖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开展德育教育,利用网络搜集当今社会案例,并明确主题开展德育辩论比赛,当然教师也可以挖掘一些古典故事以音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并最终实现学生德育概念化到具体化的发展。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不仅明确了德育的价值,而且在交流和探究中还拉近了师生彼此间的距离,并将立德树人的目标落到了实处[1]。
(二)尊重学生的差异,开展针对性教学
        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强化学生德育素养、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但是班主任要想做好德育教学工作,还需要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家庭背景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基于此开展针对性教学,推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同时班主任要注意:班主任肩负着管理和教学的双重任务,内容复杂、工作范围广泛,所以德育教育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并采取合理方法开展教学,以将学生潜能充分的挖掘出来[2]。


        比如我发现班上的青青同学最近上课总是开小差,课下也不认真完成作业。通过课下和青青的交流了解到青青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自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但爷爷生病住院,青青放心不下每天都要去看爷爷,所以出现了课上开小差、课下不认真完成作业的情况。基于上述的实际情况,教师需要和青青交流,共同商讨既可以看爷爷也可以完成作业的办法;然后在针对青青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其落下的功课补齐。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青青不仅按时完成作业,而且承担起了收作业的工作。在因材施教理念的支持下,教师和学生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自身发展的空间,并有效提升了班级的德育教育质量。
(三)加强家校合作,强化初中生德育素养
        在农村初中德育教学中,家庭教育处是一个薄弱环节。部分父母外出,将孩子教给祖父母,而祖父母很少兼顾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推动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土壤,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父母的交流和沟通,并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并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良好言行的养成树立好榜样。同时社会也要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为农村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健全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互相促进和推动
        教师的肯定和赞美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特别是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在学生心目中有着至高的地位。如若班主任可以在德育教育开展中,做好德育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那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加强一次性评价和系统性评价的结合。一次性评价指的是对于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某一行为表现展开的评价,帮助学生明确对与错;系统性评价指的是根据学生阶段性学习、生活表现开展的评价,并用实例加以佐证,进而让评价更加客观、具体。
        2.完善评价方式。基于德育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教师的评价方式也要更加完善,诸如口头、书面、物质等多种评价方式,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表现选择有效的方式。比如学生主动承担起本次主题班会布置的任务,教师就可以在班级进行口头表扬,并鼓舞大家以这名同学为榜样,养成为他人分担的良好品德[3]。
        3.完善激励评价制度,树立发展眼光。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切勿用同一标准对待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并给予学生及时的表扬,并促进初中生更好的提升与发展。
结束语:
        农村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理念,努力完善和提升自己,并积极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并提升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质量,推动初中生更好的发展。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班主任立足生本理念,还要看到学生之间的不同,并善于倾听学生的内心表达,并健全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以推动初中生的全面提升,推动初中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玉玲.春风化雨,立德树人——农村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J].新课程(中学版),2019(002):257.
[2]莫清和.春风化雨,立德树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谈[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9(003):P.74-75.
[3]陈海燕.春风化雨,立德树人——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探究[J].小品文选刊:下,2020(002):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