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亚娟
甘肃省兰州市 永登县城关回民小学 730300
摘要:美术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色彩及资源,对于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有着重要的熏染作用,且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审美。而民间艺术的引入,扭转了传统授课模式,能够带领学生触及教材之外的内容,有助于拓宽他们的知识层面和思维。鉴于此,本文对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具体应用展开了分析,以期能为该教学模式带来一定借鉴。
关键词:民间美术资源;小学美术;教学应用
引言
民间艺术更多涵盖的是民族的文化资源,其是经历长久历史而衍生的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生活习俗的承载体。基于新课标的教育指导下,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愈发注重,将该教学与民间艺术资源融合,能够有效带动青少年的好奇心和热情,开创顺应新时期的课堂氛围,从而促使学生愉悦地徜徉在美术知识的学习中,且帮助他们提高审美和价值观,以及促进其美术素养的发展。
一、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民间艺术涵盖了丰富的人文文化,且是艺术的源头,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应用于此,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学习。青少年虽然年龄小,但是具备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好奇心理,为此,教师可以紧抓该特点,开展趣味性课堂,带领他们进入美术学习之中。民间艺术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常出现于小学生的生活中,将此引入他们的课堂上,能有效调动为其他们的探究欲望,而促进学习兴致,同时也能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而提升其美术素养。同时,民间美术蕴含着丰富的类型和作品,且都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体现,有利于增进小学生的艺术见识,拓展他们的美术思维,从而能够产生激发思想共鸣的价值。此外,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借助民间资源,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使其深刻感受美术的魅力,继而有助于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课堂积极引导赏析
校园是可接纳多元文化的场所,且是负责将良好文化传输于学生的重要平台。在小学美术中引进民间美术素材,能够丰富教学资源,以创设更加适合小学生学习与成长环境,从而利用他们的好奇心,而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为此,教师在此之中要竭力发挥自身的传导作用,先学生展示丰富的民间美术素材及作品,而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促进教学效率。
例如,在开展“对折”教学时,可以将剪纸这项艺术带动课堂上,并借助多媒体,向其介绍剪纸的来源及发展,让他们了解该项艺术的用途和习俗。同时,教师也可以播放一些剪纸作品,以供学生鉴赏,在观赏之后,教师再问学生:“同学们喜欢剪纸吗?”“想学剪纸吗”这个时候,便能有效的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此时再引出对折教学内容,不仅能紧抓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能促进教学成效,同时也能强化其艺术素养。
(二)组织外出亲身感受
想要充分发挥民间艺术素材的培育效果,便要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为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切身去看去感受民间的美术,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及对艺术作品的体味,以此强化他们的艺术素养,及提升审美观。例如,在展开“指偶”教学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指偶剧院去参观,使其了解到指偶表演背后的内容,诸如制作过程,故事角色的来源等,从而增强他们的体验感,而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课本中的内容。通过切身体验之后,再让学生动手参与,继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美术教学地位的提升,离不开其所蕴含的教学价值,而基于新课标的要求,美术需要开展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与锻炼,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此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组织锻炼学生操作能力的活动,继而实现对其多元素质的培育,充分展现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例如,在学习“脸谱”内容时,教师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脸谱作品,通过多媒体呈现其欣赏,使其先了解艺术背后的文化,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此在展开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融入民间艺术文化,如可将我国传统的戏剧艺术引入其中,同时老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展开脸谱绘制活动,以及调动他们的参与兴致,触发他们的创造力。通过该形式,不仅带动了学生的动手体验,且吸收了优秀的民间艺术气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继而实现教学目标。
总结
综上所述,美术课程是提升青少年艺术素养的重要科目,将民间艺术资源渗透其中,能够开创不一样的课堂氛围,而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动力。为此,在小学美术中,教师要注重对此资源的利用,以此增强他们的体验和感受,强化他们的美术思维和素养,继而实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促进其全面发展。总之,民间美术文化丰富了教学资源,且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授课形式。
参考文献
[1]吴梦萦. 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新智慧, 2020, 000(005):58-59.
[2]李晓建. 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 美术教育研究, 2020, 000(008):106-107.
[3]郑洁. 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四.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