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夏珊玉
[导读] 中职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薄弱。他们对数学学科可以说是“爱恨交织”

        夏珊玉
        益阳师范学校  湖南省益阳市413000
        摘要:中职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薄弱。他们对数学学科可以说是“爱恨交织”。他们苦于找不到学习数学的方法,跟不上数学教师的教学节奏。我认为,中职数学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打造数学“激趣课堂”;利用数学教学软件开展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利用微视频制作导学案,提升数学课前指导质量;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注重对学生课下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中职数学教师要利用好直观的微视频、PPT等教学工具,利用专业的数学软件、线上教学平台来开展课堂教学,让信息技术渗透每一个数学教学环节,提升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中职数学;应用策略
引言
        中职学校的职责是教授学生专业技能,帮助学生找到工作岗位。在中职的教学课程中,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社会上许多岗位都要求具备一定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知识,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关乎其在行业中的发展,因此教师和学校要不断尝试新技术,对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改善。
一、巧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理念
        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如果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仅依靠语言和板书,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应该尽最大可能优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职教师要积极了解并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熟练掌握并应用信息化技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如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不能使用单一的通篇文字,可以结合信息化教学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元素,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除此之外,中职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清楚地标记出来,在进行重点、难点内容教学的时候,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思考、互动,避免学生因为重难点内容不过关而产生消极学习态度。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也可以将课本上静态的数学知识变成动态、形象化的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声音、文字、图像相结合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例如,中职数学教师在设计三角函数的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将三角函数y=sinx(x∈R)的图像进行动态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图像推演过程,从而加深对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职教师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职学校要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相关宣传和技能培训,鼓励教师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服务教学活动。中职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重视并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使用信息技术,攻克数学教学难点
        一直以来,数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都是教学的核心,也是教师备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教学重点是根据课标规定的,而教学难点则依据学情,即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以及具体能力水平来决定的。所以,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学生,学情也各不相同,教学的难点也不同。此外,教师的备课资料有限,备课时难免感到困难。而使用信息技术,则可以改变以往教师的备课方式,攻克数学教学难点。例如,教师讲授“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指数函数的性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特别是函数单调性的相关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会有难度。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作图软件,展示函数运动的变化过程,带给学生更直观的学习感受,深入理解知识。大部分中职生存在基础薄弱、学习缺乏积极性的问题,稍微难一点的基础知识就变成了教学难点。针对此类现象,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难点,搜集解决教学难点的经验,将自身经验与实际的教学难点相结合,借助教学软件直观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进而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三、创建情境,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大多都是数字计算、字母及符号运算,其中蕴含的知识点也比较抽象,不容易直观地表现出来。因此情境单一、枯燥无味是数学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再加上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差、自控能力弱,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很好地集中精力,非常容易被网络游戏或者其他娱乐信息所吸引,这都会对其数学的学习成效产生不利影响。要改变这种不利情形,就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创建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实现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点,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
        比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相关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讲解参数、未知量、计算方法等关键知识点,然后让学生通过“几何画板”等软件自己设计数值,观察图像的变化情况,并尝试寻找、总结其中的规律,进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点。又如在讲解函数的奇偶性质时,对函数图形的对称性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FlashPlayer等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生活中关于对称的案例,如一些建筑物美景、各种汽车的车标等,也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等计算机软件工具作出各种函数图像来进行观察。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数学理论性的知识点转化为可视、可听的形象,能够让学生亲自参与进来,并能直观地反映出计算结果随着参数的变化情况,使数学问题变得可操作、可实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门槛,让学生得到了积极、快速的反馈,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已经进入互联时代,信息技术被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劳动者来说,已经成了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中职院校的职责是为社会提供优质劳动力,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十分重要,既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情境,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中职学生的竞争力,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柯明春.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27):192-193.
[2]张红.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9(35):82-83.
[3]邵文豪.信息技术在优化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33):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