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 230031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特别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开拓学生的文化眼界,促进教育的不断改革。因此,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提出科学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刻不容缓。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方法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任务又提出了新要求,新版本高中历史的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做了新的规定和指示,明确要求历史课程要以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出发点,历史课程的设计和流程以及课程内容都要将培养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这一目标融合进去。
一、培养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有助于高中生了解和熟悉高中历史知识
在应试教育的观念和影响下,历史教师的教学目的通常是提升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成绩,帮助高中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历史成绩。大部分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课程时,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按照历史教材上面的内容死板地将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高中生在学习高中历史知识时,通常采用的也是死记硬背的方式。这种“填鸭式”教学法和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法,教师看似完成了历史教学任务,高中生看似掌握和学会了历史知识,但高中生实际上并没有对历史知识完全掌握,通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状态。
(二)有助于高中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有着连绵不绝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也有着经过岁月沉淀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的教学开展过程中,高中生通过学习历史相关知识,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性,有利于学生传承和弘扬家国情怀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以及自豪感。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点关注学生的需求,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关注知识点的掌握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传统的教学关注教师教学的内容,而现在的教学转向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关注,看看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掌握多少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与此同时,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有正确的三观。因此,在这种教学目标的要求下,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历史知识的教学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历史教学充分体现出背后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同时,历史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价值,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实施,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需要鼓励学生积极探讨
问题探究法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答案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欲,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迁移。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工业革命》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向学生讲解,让学生自主探究两次工业革命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两次工业革命之间有什么不同,深刻理解在每一次工业革命后给世界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重点掌握工业革命开展的历史意义和主要成就。教师还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分析教材,掌握两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作用,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注重教材课外延伸
虽然课本是问题之源,然而在历史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超出课本范围的历史知识,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托历史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注重教材课外延伸,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还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历史课本知识进行讲解,而且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搜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历史资料,并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进行阐述和讲解,这样能够巩固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并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注重小组合作探究
新课改明确提出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合作、探究、自由的教学氛围,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进行“一国两制的伟大历程及其实践”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些与港澳台地区相关历史资料,然后借助史料实证的方式来讲解邓小平同志的治国政策和理念,在学生对相关治国政策和理念有所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一国两制”治国方针的历史意义、形成原因、实时策略等进行小组内部的交流和探讨,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最后高中历史教师还可以以台湾问题为例,引入我国近代史中与列强侵略中国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历史资料,进一步强化学生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理念。通过合作探究还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然后通过所学历史知识,来强化学生的历史唯物史观,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
(五)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作为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一环,可以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加强自己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是评价教师,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结语
时代不断发展,培养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构建,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发展。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者和教导者,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新时期的杰出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闫海冰.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80.
[2]林小琳.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3):3.
[3]庞立宁.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