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启发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甘杨
[导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为保证此种内在驱动力的效能

        甘杨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御河中学校   618100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为保证此种内在驱动力的效能,教师应开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教师应基于学生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对接初中地理教学的相关要求,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保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学生能力提升与素质水平提高的相关目标。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生;学习动机;启发策略
引言
        不少初中生对于地理课程并不太感兴趣,许多家长、学生都认为地理学科不是主科,不是中考科目,加上学习“主科”占用了大量学习时间,所以多数学生学习地理的态度也不太认真。然而,这一学科却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以便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不能任由学生发展。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我采用以下策略对学生进行启发。
一、结合课本理论知识创设多样化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地理学科的生活化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情境教学设计。通过合理的情境设计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地理学科的教师在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时,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其次,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必须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后,教师所涉及的教学情境中还要增加一些引导学习内容,在引导模块的帮助下,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思考,对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很有帮助。
        在“我国的气候区域图”这节课的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首先要搜集近三年来本区域的气候情况,并借助多媒体幻灯片引导学生总结出本区域的气候特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对“气候”这一概念有利一个大体的了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正式的授课环节,教师可以借助flash动画的形式来向学生整体呈现我国的气候分布情况。如教师可以在秦岭淮河这一条等降水线和南北气候分界线上作出标注,然后再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我国的几大气候区域等等。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我国气候区域的记忆,教师还可以通过形象记忆法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最后,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让学生小组成员总结出各自家乡的气候特征,并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在课堂上阐述气候对人类的重要影响。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班级上的每一名学生都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也可以增加地理学科的趣味性,让学生真正喜爱上地理学习。


二、组织合作探究学习,以合作激发学生探究性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小组合作探究不仅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有效突显提供了必要的渠道支持。在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视:首先,要科学分组,不仅小组成员的数量要适中,同时也要保证在小组内部之间有一定的水平梯度,并且还要保证不同小组之间的整体水平大致平衡。其次,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要为学生讲解合作探究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和组内合作。再次,要从教学任务出发,精心选择探究任务以及探究方法。具体来说,选择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性”,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兴趣参与其中。最后,还要构建一套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展示自己小组的探索成果,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多个角度,为学生的探索活动提供针对性的鼓励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更为重视过程评价,而不能过分强调结果的正确性,评价也应以鼓励和赞扬为主,帮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快乐。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突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地激发他们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三、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想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地理这一学科。让学生从内心懂得,地理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学习了地理这门学科后,对我们未来的生活和生存都有很大的帮助,并且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认真做好每一节课的讲解。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去学习地理知识,良好的学习环境,会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
        例如,在学习《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来帮助学生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在进行游戏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并且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种语言吗?又有哪些宗教呢?”让每个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想到的多,让学生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语言种类多,哪个小组知道宗教种类。在发言表述之前,让小组进行讨论和总结,最后选出一位同学作为代表来陈述。采用这样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启发应当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并以此为学生设计地理课程。文中所提出的利用周边环境开展调研活动、利用教学工具营造学习情境、利用学生兴趣组织模型比赛、利用音乐歌词辅助记忆知识、利用学生性格施展因材施教等策略均能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启发,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将注意力放在教师所授课的内容上,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动力获得激发。
参考文献
[1]李文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3):217-218.
[2]王浩宇,赵自胜.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与兴趣培养[J].地理教育,2019(03):4-7.
[3]文慧.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写算,2018(35):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