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游戏化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许婕
[导读] 游戏化教学一直是小学生钟爱的教学模式。

        许婕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兴桥小学 ,江苏 盐城  224300
        
        摘要:游戏化教学一直是小学生钟爱的教学模式。针对小学音乐教学,单凭教师理论教授加练习的教学方式,显然满足不了现代教育的更高要求,传统教学方式不但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会使他们学习起来感到无味而单调,甚至产生倦怠等不良情绪。那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游戏化教学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首选,该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迎合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寓教于乐的理念。为此,本文基于多年执行经验,有关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若干思考,希冀借助游戏化教学能够建构更加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游戏化教学;应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生本教学理念,落实因制地宜地教学方针,迎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采用小学生津津乐道的游戏化教学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游戏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习得乐理知识,领略音乐之美,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全面发展其音乐核心素养。本文主要研究了游戏化教学模式如何有效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提出了以下几个点建议,仅供其他同仁参考。
        
        一、设计歌舞游戏,提升学生的音乐情趣
        
        注意力分散、强烈的好奇心及活跃的思维是儿童心理特有的标志,教师就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来吸引他们的兴趣,唱歌跳舞本身带来游戏的特性,是儿童表达情感的最佳方式,游戏是也符合其心理特点。为此,教师可集歌、舞、游戏三者集为一体化,最初可以甄选一些简单易懂的音乐学习素材,供学生们学习,待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后,教师可以鼓励其在乐理知识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与创作,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或是已学过的动作姿态来表达音乐,从而真正内化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例如:以蒙古歌曲“草原赞歌”为例,这是一首草原风情的歌曲,它蕴含着浓郁的地域特色风情。在教学中,笔者先为学生展示了一系列的蒙古族的经典画像,与学生一起分辨是民族服饰。同时,笔者播放了有关歌曲,有的学生根据音乐旋律和风格,很快猜出是蒙古歌曲。随后,笔者又为学生呈现了具有蒙古族特色的生活情境图,如赛马、摔跤、射箭等场景,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蒙古族的特色舞蹈动作,当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蒙古动作时,笔者顺势为学生播放了蒙古舞,学习了抖、耸肩,抖、甩手,以及提腕和拖步等经典基本舞步,并让他们排成舞蹈队形,学生们饶有兴致地边哼唱边舞动,在一片欢声笑语间,学生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法以音乐为媒介来进行歌舞游戏,符合学生的学习意愿,使他们获得优质的学习体验,同时,有利于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开展合作互助游戏,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作性教学活动,要基于音乐教学内容及目标,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与交流。然而,教师放手于学生自主学习,但不是放任自由,要适时地指导、点拨,让他们在该学习模式下,相互促进、博采众长,共同进步。

笔者认为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较为合理化,可适当地发动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的意识,这样,使学生的思维,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能得到有效拓展,更好地学习音乐。
        
        例如:以“生肖乐园”这一单元知识教学为例,笔者引导学生赏析了有关动物的歌曲,如“十二生肖歌”“两只老虎”……,随后又根据主题“十二生肖”,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环节。笔者将他们分为若干组,每小10人来创编学主题为“生肖乐园”的合作游戏。在多媒体ppt支持,以及笔者的引领下,鼓励每组的成员结合个人兴趣,选取生肖角色,展示出每个生肖的生动形象,以此引导每小组创编出有趣的舞蹈。在音乐响起时,学生边舞动边唱歌,真正地将快乐融入学习之中,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展现了小组互帮互助的合作模式。为求实效,笔者采用了竞争机制,实施了生生、师生评价方式,促进了游戏活动的有效性。
        
        三、组织角色扮演游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游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营造相适宜的情境表演气氛,鼓励学生地情境进行创编,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到游戏角色的表演中,促使其深入领悟角色与情节,从而深化学习音乐的体验,充分表现音乐思想情感。采用角色扮演游戏法,给予学生展现自信心的机会,能够提升他们对音乐的认知水平,同时,融入到音乐学习的表演中,使音境交融,有助于学生深入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甜甜的秘密”时,笔者组织了角色扮演游戏,通过小组内学生演唱、表演等形式,表现出歌曲蕴含的神秘主题思想,同时由学生担任“师长”和“学生”角色扮演,展现出音乐作品中角色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们对歌曲的理解认识,表达出学生对老师的感激及爱戴。这样,通过角色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置身于音乐形象的表现中,能更好发挥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深化他们对音乐的领悟,这种汇合音乐、舞蹈及文学等多样化元素的游戏方式,使学生很好地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
        
        总而言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有的放矢的选取相适宜的游戏类型,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在音乐游戏化教学中,学生能无拘无束地表现自我,释放纯真天性,也能很好地体悟音乐,在音乐知识乐园发挥自身的想象创造力,深化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与认知,充分领略音乐之美。
        
           参考文献:
        
        [1]韩海荣. 浅析小学音乐游戏化教学[J]. 科学咨询, 2020, (28):265
        [2]扶慧芳. 小学音乐游戏化教学的研究[J]. 魅力中国, 2020, (5):269-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