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孙媚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音乐教学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孙媚
        湖南省怀化市舞水小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音乐教学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随着学生的个人素质渐渐提高,不少人已经意识到了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家长也开始配合教师。由于之前对音乐教学的不够重视,已经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那将会对以后的音乐教学产生更大的阻碍。为了应对这些阻碍,为了小学音乐教学发展,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音乐教学。鉴于此,本文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建设高效课堂是为了能够通过对课程各个环节的创新提高教学有效性,以更加高效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创设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教学体系,教师应该从兴趣课堂的构建与课堂机制的创新两方面入手,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活动协调好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条件,打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助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与进步。
        一、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学方式单一
        在小学的音乐教学当中,一些教师的教学喜欢讲述一些学生很难理解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在下面听讲,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这个教学活动中,完全忽视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的教学更像是应付了事。这种单一的音乐教育方式与同学活跃的思维产生了冲突,导致学生听不懂。甚至,大部分小学的音乐课就是让孩子在课堂上听听歌曲,或者跟着音乐唱唱歌,这种教育方式相对落后,不利于学生的音乐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缺乏吸引力,无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学生慢慢地就失去了主动性,以为音乐课就是用来娱乐和放松的课程,就很有可能让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学习兴趣。更无法体会到音乐所展现的魅力,这样,小学的音乐教育就很难再次前进。
        2、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
        现在大多数的音乐教育都是在自班教室进行,没有多余的教室作为专门的音乐教室,或者是为了扩大生源,把原来的音乐教室用来当作教室。人多活动范围也不大,空间有限,缺少音乐教学方面的相关设备,也很少用于日常,只有在学校有活动的时候才能亮相,就像是文物一样被保管在仓库里,像是普通的电钢琴和风琴从仓库搬出来去教室,费时费力,教师一个人搬不动,学生又很容易损坏,还缺少相应的音响、音像等教学必需品。没有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和辅助设备,同学们感受不到优质的音乐教学。由于时代的进步,当下的流行音乐也无所不至,对于少数民族风格的民族歌曲的排斥,难以理解,从而产生心理上排斥。严重地限制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无法打破常规来体现更多教育方式。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创设快乐情境
        快乐氛围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前提。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音乐教学内容的特质等,运用聆听、演唱、表演等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对学生来说,轻松的氛围犹如一个磁场,能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学习之中。


        例如,在带领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森林与小鸟”时,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宁静的大森林,给课堂学习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在此基础上,笔者利用自身和班级部分学生学习长笛的优势,吹奏、演绎了歌曲,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大森林的勃勃生机,仿佛听到了森林中的小鸟的鸣叫声。这样,学生的音乐学习就不再是一种概念式、说教式的体验,而是一种直接的感受。对学生来说,快乐地学习音乐不仅是一种技术性学习,更是文化性、精神性的学习。在快乐地学习音乐时,音乐能唤醒学生的情感,从而让学生与音乐形成心灵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领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快乐情境犹如一把扶梯,能引导学生步入抽象的音乐之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快乐情境犹如一个磁场,能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音乐学习中。
        2、设计互动任务
        互动式教学法小仅适用于教师与学生问的交流,同时也适用于学生与学生问的交流。在整个过程当中,教师尽量为学生创造互动的机会,为学生安排各种互动任务,促使学生进行相互交流。
        以歌曲“两只懒乌鸦”的教学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小组教学法,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学习小同的乐段。歌曲总共可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个乐段讲述两只乌鸦轻松快乐的生活;第二个乐段讲述两只乌鸦无论做什么事,都总是喜欢拖延,丝毫小重视时问的价值;第三个乐段讲述两只乌鸦因为懒惰而尝到恶果。在分组学习之后,每个小组的学生需要与其他两个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然后将三个乐段连接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在交流的同时学习歌曲,进而充分认识到时问的重要性。通过相互之问的合作,以及小同思维之问的碰撞,帮助学生从小同角度理解歌曲,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加深对作品的感知,自身音乐素养也得以提升。
        3、组织实践活动
        音乐有着突出的实践性特征,在教学时小仅需要传授相关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通过音乐促使学生与课程进行互动,从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比如合唱比赛、舞蹈比赛等,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互动的方式和技巧,进而熟练地加以运用。在上述过程当中,学生小仅需要和教师进行互动,自身的合作意识水平也会因此而提升。
        比如,在教学“木瓜恰恰恰”时,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舞蹈比赛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学生自由地发挥。这首歌曲的旋律十分地轻快,将其作为舞曲小仅能调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热情,增强学生进行合作的能力。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好地氛围,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相互手拉手,围成圆圈,而教师则站在圆圈当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充分体会互动的快乐。
        三、结语
        有趣的课堂能更好地协调学生的心理因素,是学生能够在对音乐内容的主观兴趣的驱动下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以更主动的思维接触、接受音乐教学内容;而课堂机制的创新则是为了更好地协调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客观学习环境。从两方面入手打造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有利于为学生协调好学习活动中的主观与客观因素,为学生创造最良好的学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冬梅.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7,(3):297.
[2]康悦.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考试周刊,2017,(9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