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华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文汇学校,257000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素养的艺术类学科,对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以及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研究的重点内容。为了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将从当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入手,深入探讨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音乐 核心素养 现状 对策研究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新时代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音乐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初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分为为自主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理解四个层面。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于教学的需求,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因此,在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就需要对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真正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案,从而推动学生对音乐知识产生积极的思考,感受音乐的魅力。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1.音乐教学形式化严重
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初中阶段的教育对音乐学科并没有引起十分的重视,在音乐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塑造方面更是有所欠缺,而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和计划时也并没有留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对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多流于形式,只是按照固定的教学方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为了如期完成教学任务和计划,忽视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2.音乐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在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下,初中音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引导力度明显不足,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而且,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通常重视乐理知识的讲授,对学生音乐创作和音乐实践的教育和引导有所缺乏,不仅导致课堂教学的氛围较为枯燥,而且也严重降低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音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研究
1.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教学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教师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的内涵、意义以及价值所在,并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摒弃应试教育以及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唯一标杆的教学模式,从意识层面要深刻认识到音乐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意义。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和主体地位,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来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教学鲁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四)”这个单元时,本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包含多种类型的歌曲元素,既有展现浩瀚西北风情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也有茫茫戈壁沙漠的《大漠之夜》,还有热情活泼的《玛依拉》,教师在教学这些不同地域风格的音乐时,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设定与之相符的教学场景,为学生展示广袤无垠的草原之景、茫茫无边的沙漠以及极具新疆特色的风情…学生在观看和体会这些真实的图片和视频的过程中,就会真切的感受到不同地域环境下的独特魅力,从而更能体会到音乐所蕴含的情感。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几首歌曲的风格和内容进行分析和对比,学生在认真对比的过程中,就能抓住每个不同音乐作品的特点,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培养学生音乐创作素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初中阶段的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理念,从过去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模式中脱离出来,通过组织教学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音乐素养,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拓宽自己对于音乐内涵和形式的深度理解,也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述与歌曲相关的民族乐器或者地域风情,或者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音乐器材使用方法,并鼓励学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音乐作品创作当中。或者由教师设定某一创作主题,引导学生将自己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教师也要予以及时准确的指导,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步舞曲”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演示竖笛的演奏技巧和方法,并让学生尝试演奏,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取一首竖笛曲子进行排练,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就需要先对曲子的创作构思和内涵进行分析,并通过搜集大量的基础资料来深刻体会曲子所蕴含的情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就能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激发起自己的艺术创作力和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3.拓展教学内容,丰富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其中的音乐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既要对其中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了解,同时也要学习其背后的创作的意图和艺术构思,这是提升艺术素养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关键步骤。基于此,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课本教材,而是要借助课外素材和资源,努力为学生拓展教学范围,为学生给予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提供自由展现自我能力的平台,这样学生不仅能学习到相关的专业音乐知识,而且能丰富自己对于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自我的音乐文化意识和精神。比如,当教师讲到有关民族歌曲时,就需要先对当地的风土民情进行研究和调查,并为学生介绍当地的民族风俗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在无形中增强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例如,在教学《国旗颂》这首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关革命主题的歌曲,如《解放区的天》《十送红军》《团结就是力量》这些歌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刻感受革命歌曲的特点,同时也要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搜集与歌曲创作背景相关的资料,将歌曲内容、创作时代背景、作者情感等用于课外拓展教学中,或者为学生讲述一些有关的历史小故事,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有效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在理解音乐知识与内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与发展,探索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和讨论的热点话题。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和发展方向,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并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资源等方式,来有效促进学生自主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理解四个层面的音乐素养,从而实现音乐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许君丽.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有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黄河之声,2020,(6):103.
[2]周莉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研究[J].科学咨询,2020,(23):205.
[3]高琨.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J].读与写,2020,17(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