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方案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农志港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教育工作大力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创新的教学手段

        农志港
        广西扶绥县岜盆乡中心小学    53210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教育工作大力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创新的教学手段,体育科目亦然。教师将游戏形式与体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调动小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热情,也能提高学生自主运动的能力,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体育活动,收获理想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下 小学体育 游戏化 教学方案分析
引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天性,将充满趣味性的游戏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游戏的开展,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集体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目前,在小学体育中开展游戏化教学,已经得到学生和教师的普遍喜爱。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针对小学生的天性,体育教学不能枯燥地进行身体锻炼,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的锻炼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活跃思维
        体育游戏并不是一项单一的体育运动,在游戏的整个过程中穿插言语能力的理解、逻辑思维的引导及沟通交流的带入,使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学习体育知识,并在游戏中理解体育运动的含义,从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在体育活动中,绝大部分活动都是以集体为单位进行的。在开展集体活动的同时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才能取得好成绩。如果让学生自由活动,学生就容易形成一盘散沙,无法形成团队的凝聚力。把游戏活动引入体育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现代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方案
        (一)确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游戏化教学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教学形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征。部分教师能在教学中发挥出游戏教学的作用,但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不是以玩闹为主,而是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让学生在运动锻炼中掌握技巧方法,提升体能,进而促进身心发展。因此,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和开展游戏运动,让学生通过游戏能掌握体育技巧,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利用游戏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玩耍过程中增强体质。

教师要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选取适合小学生的游戏运动,让学生能在运动中体会到乐趣。
        (二)积极沟通了解,设计适合学生的游戏项目
        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进行游戏教学前,首先应积极和学生沟通,结合体育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游戏项目。教师应考虑小学生处在特殊的年龄阶层,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弱,如果游戏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小学生就很难把游戏和体育运动的概念联合起来学习和理解。因此,教师选取的游戏内容应该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小学生的认知范围内,才能从根本上培植学生的运动意识。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对游戏项目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游戏内容一定要积极向上,保证能够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正面效用,杜绝低劣的游戏内容,以免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总结下来,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设计的游戏项目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性:第一,适宜性。游戏项目的内容要与运动相关,渗透与学生日常相关的生活元素,使学生的体育素质在游戏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第二,趣味性。兴趣是学生产生一切学习活动的起始点,多数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态度都是兴趣使然,所以教师要设计具有趣味的游戏项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第三,安全性。教师一定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可操作性强的体育游戏项目,为学生排除一切安全隐患,为学生在体育课堂安全游戏、快乐运动保驾护航。
        (三)优化教学为游戏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游戏化教学方式虽然好,但是教师不能局限在一种教学方式中,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游戏形式,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外界充满好奇心,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融入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情境创设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学生的体育素养。在开展游戏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先利用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被故事情节吸引住,从而集中注意力,激发出求知欲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范围来创设情境,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好奇心完全调动起来。教师还可以进行跨学科情境整合,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巩固其他学科的知识,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实现跨学科整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比较单一,加上教师能力有限,不足以稳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基于此,日后小学体育教师要大力地组织相关的游戏活动,令学生在集体交流和彼此竞技中感受到锻炼的益处,从而愿意自主学习和强化运动,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为日后小学体育教育事业深入性改革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雒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讨[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重庆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5.
[2]郭海刚.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界,2020(39):43-44.
[3]王启明.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80):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