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安排场地与器材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 雷翊
[导读] 科学地优化场地与合理使用器材,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雷翊
        浙江省金华市南苑小学   浙江金华  321017
        摘 要:科学地优化场地与合理使用器材,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注重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并就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小学体育教学空间和器材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场地;器材
        合理安排场地和设备,保证课程教学紧凑,场地和设备布置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确保学生安全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重中之重。原则上,安全得不到保证,其他一切都是空谈。只有合理地安排设备,才能有效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小学体育教师很少注意场地和器材的布置。它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不利于体育事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科学合理地安排小学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是非常重要的。
        一、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潜在的安全问题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天性活泼好动,体育课程在所有的教学课程中比较受欢迎。但是体育教学内容和传统课程相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的教学方式也是多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随着体育活动的发展与完善,同时会带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容易发生的课堂安全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安全意识不够强烈
        体育教学不同于语文、英语等文化课的授课方式,它需要老师与学生都参与进来,与此同时就会存在很多的危险。在现实事例中,往往存在着少数教师因为忽视安全隐患而出现安全事故的现象。有的教师甚至没有强烈的意识,导致他们完全认识不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自身较弱的自我保护能力。正是由于缺乏这种基本安全意识,会导致教师在课堂开始前不能对学生安全问题进行仔细的排查,而且在事故发生之后也不能及时采取积极主动的补救措施。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没有成熟,他们安全意识不高,导致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安全事故频发。
        (二)没有提前做好课前热身
        由于体育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做好热身工作,只有做好热身工作才能安全学习。学生完成热身运动之后,能够充分调动他们运动系统的活力,为接下来的体育运动做好准备,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教师还可以选取更加合适的体育活动,将热身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取到热身的效果,也能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自己也能在整个过程中取得很好的锻炼。
        (三)对运动器材的检查不到位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利用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材或活动设施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授课内容。如若运动器材的安全系数达不到相关法定安全标准,那么学生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据相关调查表明,有大量因运动器材老化、破损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先例。由于多数体育活动一般在户外进行,运动器材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安全性,因此,运动器材的检修工作是及其重要的一环。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科学合理安排场地与器材的策略
        (一)场地资源的运用和开发
        (1)科学规划运动场地,提升教学效率
        目前,由于活动场地不足致使很多市区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无法有序进行。若希望体育课能够完整地进行,则必须对该现实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而且还要在综合考察的情况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换言之,教师要结合学校的课程规划来授课,同时还要按人数的多少来划分场地,以此来提高活动场地的利用率。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班级由于缺乏场地而取消了体育课,所以,如果确定好各班级的场地位置就能够确保体育课顺利开展下去。以实心球投掷教学为例,学生可在体育课开始之前在特定的区域对着墙壁练习,并用横绳标记出来。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训练区使用的随意性,对本班学生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另外,不要影响其他班级的训练。
        (2)科学运用资源,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工作者需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资源来满足日常教学活动需求,如台阶、墙壁等。通过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训练方案,以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一些学校在开展实心球等运动项目时,除了关注教学安全等因素外,其他问题基本不做考虑。有的甚至还停止了此类课程的开展。其实这些项目可借助学校围墙等场地进行。这不仅达到了课程要求,而且也能提高教学效率。在利用墙壁练习投掷、射门的同时,还可使用台阶来练习跳跃活动,或在树林里训练地形跑等。总之,根据场地的环境来确定训练方案,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小场地中体育器材的运用
        (1)科学运用替代器具,提升教学效率
        在开展体育课时,也可在小型场地内展开其他训练活动,这样便可提升训练器材的使用效率。如在进行跳远项目的训练时,学校沙坑场地较少,为了确保课程的有序进行可使用海绵垫,不仅不会弄脏活动场地,而且延展效果较好;在跨越式跳高训练时可使用皮筋来取代杆,这样就会解决杆掉落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在垒球训练时因为场地不足,所以必须严格限制投掷物投掷的距离,为了增加训练量,一般以羽毛球等器材来作为替代品;在山羊分腿腾跳训练时,训练的人数多,体育器材不足,学生动作不标准,因此常会以跳背的方法进行,这些方法可切实地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
        (2)科学开发教具,提升教学效率
        很多学校都存在教学器材少,活动场地不足等问题,但是,他们依旧能够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体育教师应该整合一切有价值的资源寻找更好的替代品,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比如开发、拓展各类体育器材的功能,摆脱场地资源短缺的束缚。这里以短绳为例子,该器材常用在跳绳训练中,实际上,其还可作为“接力棒”;像一些较轻的运动器材可替代垒球进行投掷训练,如乒乓球等,在帮助学生掌握投掷技能的同时,还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语
        现阶段,很多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核心难题之一则是体育场地安全,器材的合理规划等问题。鉴于此,当务之急是要分析如何通过有效的举措来提升体育场地资源的利用率,确保学生体育课程的正常有序进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该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希望笔者所提出的建议与想法能够为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人员提供有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邓涛.让每_个学生都动起来—论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充分利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7):158-158,
[2]苑盛业.小学体育设施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开发[J].中国西部,2017(9).
[3]刘陈.体育教学中"场地与器材”改革的探讨[C]/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获奖论文集(下).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