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声乐辅导与音乐文化的宣传普及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黄宇涛
[导读] 相比较传统高校声乐教学,群众声乐辅导有其独特性

        黄宇涛
        滦平县文化馆  河北 承德 068250
        
        摘要:相比较传统高校声乐教学,群众声乐辅导有其独特性。群众声乐辅导,有助于人民群众对音乐文化的了解与学习,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声乐艺术的积极探索与传播。通过群众声乐辅导,让音乐文化在民间广泛传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明新风尚,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情操,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注入新气象。
         
        关键词:声乐辅导 ;音乐文化;宣传普及
        
        一、群众声乐辅导和音乐文化的特点
        群众声乐教学辅导,简单来说就是面向社会各层群众进行音乐文化的教学辅导,它不同于院校中声乐教学。因为他面向的受教群体不同,传授的知识技巧也有所不同。在群众声乐辅导工作中,因为每个区域的音乐文化不同,地域特征不同,都需要声乐教学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灵活教学。
        群众声乐教学具有多样性,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受教学员多样化,学员风格多样化以及音乐演唱形式多样化三个方面。群众声乐辅导工作面向的学员不管是年龄还是社会背景都不一样,因为音乐文化宣传工作者相对较少,而需要声乐辅导的群众人数较多,因此需要声乐辅导老师能够更加全能专业化。在日常声乐辅导教学中,表演的形式也是各种各样,独唱、合唱、对唱、重唱等等,这些都要求声乐教学这能够对各种演唱方式熟练掌握,并且在教学中有一定应变能力。
        群众声乐辅导除了多样性,地域性也是非常明显的特征。中华民族地域辽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特征。在群众声乐辅导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当地音乐文化,根据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特征进行辅导,延续当地独有的音乐文化特色,给予群众指导让他们的文艺素养得到提升,这就要求声乐艺术辅导者对各地的民族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歌区别就非常大,比如北方的民歌与南方的民歌不管是曲调节奏还是歌词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陕北著名民歌《山丹丹开红艳艳》这首曲子旋律跳进,歌词苍劲有力,它展现的是劳动人民朴实真挚之情,也带来了北方宽阔豪放之情的听觉美感,而南方歌曲则更加的温婉别致,情感细腻,他们的音阶都是采用了级进旋律,渐层下移,描绘出典型江南水乡温婉柔美之情。
        二、群众声乐艺术辅导教学技巧
        首先,应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群众声乐教学中,基础音乐知识宣传普及必不可少。注重群众对声乐知识的学习,从基础入入门开始训练,这样才能打好基础,为音乐文化宣传提供助力。想要表演一段动听的声乐作品,首先就应该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加强学员的呼吸肌群运动力度,这样可以在歌唱时气息稳定。

另外还要让学员面学会面部放松,把喉头保持在位置较低的地方,从轻声发音开始,逐步体会共鸣和假声的发音感觉,无论是通俗唱法还是美声唱法都离不开正确的呼吸方法与发声方式。为群众打好音乐知识的入门基础,是声乐辅导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日后其它工作的基石。
        其次,在群众声乐辅导工作中,应当把各种音乐风格、音乐形式融会贯通,因为群众声乐辅导过程中,授教学员层次不一,音乐风格和音乐形式也不尽相同。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这一时机,拓展学员的音乐知识,开拓他们的音乐文化视觉,让他们对不同的唱法与风格都有了解。除了要传承古典音乐文化,也应该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多元化发展,这样才能让群众音乐文化百花齐放,绽放艺术魅力。
        最后,利用音乐器材,调动群众学习积极性。在群众声乐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音乐器材,让群众可以直观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精神享受和人格魅力,对于音乐文化艺术更理解,调动学习积极性。不同的音乐器材带来的音色、音调都不相同。在声乐表演中,音乐器材的伴奏,也为演唱加分不少。因此,群众声乐教学,也要注重音乐器材的学习与培养。
        三、群众声乐辅导与音乐文化的宣传普及
        通过群众声乐辅导,可以提高群众的音乐文化素养,有助于音乐文化的宣传普及,同理,音乐文化的宣传普及也可以提高群众声乐辅导的教学效果,两者密不可分。音乐文化是社会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文化的情操陶冶,对于人德育、美育、情商的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圣人孔子便提出“礼乐教化”的思想观,说明音乐文化的普及,对于社会良好风气、人民知书达理的影响,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群众声乐辅导工作,对于音乐文化的宣传普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我国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群众中开展音乐文化活动,优美的音乐旋律滋养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体会到音乐文化作品中的内涵,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操,让他们的精神更加富足。声乐教学活动,让群众的声乐更加专业化,也调动了他们音乐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促进了我国社会文化和谐文明发展,提高了我国国民素质。
        
        参考文献
        [1]鞠芳.《多元音乐文化与视唱练耳教学》.《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 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陈国宏.《群众声乐辅导的多样性浅谈》.《剧作家》2009年第1期.
        [4]  曹瑞清.《浅谈民歌的地域性》,《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第4期. [5]张海妍,《声乐入门四部曲》,《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0年3期.
        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