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彭春草
[导读] 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

        彭春草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附城镇中心小学  516400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兴趣和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而如果小学教师在落实英语教学时只是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往往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种形式,通过丰富的图画或者颜色吸引学生,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针对思维导入在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究,希望能够给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一些启发。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课堂;小学英语
        近年来,思维导图被运用到各科学习中,用于整理思路,将思维具体化,在英语学习中可以很好地运用这一工具,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构建英语学习体系。英语学习中的语法问题、词汇问题等都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学习,借助思维导图使思维可视化。
        一、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思维导图简称为心智导图,它将图形颜色文字进行整合,知识更为形象化、具体化。在英语课堂中纳入思维导图能够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眼球。由于思维导图多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大部分喜欢绘画喜欢图画的小学生就容易被思维导图所吸引,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据调查我国小学英语课堂上纳入思维导图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学生在课堂中能集中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潜能得到了挖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通过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自我概括能力和规划能力,能够促使小学英语课堂变得更为高效灵活。
        (二)强化学生的记忆
        思维导图主要是通过图片、文字、线条等组成相关知识点,方便学生对一连串的知识进行巩固,把握课堂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尝试利用思维导图概括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其中重难点、次重难点经过图画形式相连,中心扩散四周,有主干次干的分支,这样的结构比较简单,一目了然。思维导图可以看清楚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体系,学生更容易记住关键知识点,形成永久记忆。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导图纳入小学英语课堂中打破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思维导图更注重学生个体化特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思维导图的技巧,结合自身情况对相应知识点进行完善,在原本单一的知识网络上变得更为独特、具体,强化自我的学习记忆。此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后期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活灵活用。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传统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主要通过口述的方式进行讲解,而思维导图纳入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认识到了学生主体的地位,引导学生,教师成为学生的辅助者。针对重难点知识讲解时,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结合多种情况思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学习状态下扩散自己的思维体系,丰富自己的知识网络。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一)导入课程
        任何一门学科课堂教学是从导入开始的,英语课堂也不例外。

英语教师需要将相关背景知识进行细致加工,运用思维导图来激活课堂所设置的背景知识。围绕课堂中相关背景进行思维导图的展开,例如:教师准备讲解家庭成员的单词时,可以通过顺序列举显示一张图片。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家庭中涵盖的成员、一目了然。然后教师可以按照图片顶端的单词进行教学,让学生记住家庭成员的排名、年龄,更容易弄懂成员之间的关系,记住单词的读法、写法。
        (二)运用在讲解环节
        就好比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单词是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考虑小学生接触英语时间短、理解能力较弱。教师纳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阳光四溢(sunny)的场景,将单词“sunny”和场景紧密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当阳光照射在脸上时则会联想到“sunny”。针对语句教学过程,教师也可以纳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例如:“travel”主题教学过程中,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summer?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想去的地方,此时加强对单词的记忆。学生联想到动物园“zoo”、水族馆“aquarium”、游乐场“playground”等单词。造句:I’m going to zoo/aquarium/playground.脑海的图像与单词对号入座,激发学习的兴趣,打破了传统枯燥无味的英语课堂,提升了英语学习的效率。
        (三)运用于巩固练习中
        教师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中所学的知识,需要在知识讲解完毕后,对重难点进行反复练习,达到灵活灵用的效果。运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listen and say)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上下学视频,对比打招呼的区别,同时把让学生观看后进行实际演练。让教学处于动态的效果,突出本课的重点,教学变得真实有效。
        (四)运用在对话教学中
        在三年级上册讲述颜色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路线的表达,运用实际生活中的真实图片。学生通过提问进行回答颜色,区分单词,熟悉单词。通过
图片与英语短句的紧密结合,开发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主动的应用,保证语言流畅对话更为准确丰富。
        (五)指导学生动手绘画思维导图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用思维导图来概括所学内容,学生在制作自我思维导图过程中根据自我能力发挥想象力,将学习到的英语知识进行消化,提高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的绘制是将学习到的知识点提炼的过程,在提炼过程中梳理学习到的知识点,将它们系统化,重新系统学习一遍。思维导图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关联化、系统化、条理化。思维导图系统化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框架,思维导图条理化可以整理思路,复习时正确思考,思维导图关联化可以发散思维,做到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赖云珍.核心素养导向下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20(22):47-49.
        [2]李?.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20.
        [3]郭晓莹.思维导图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