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舒敏
中山市坦洲镇永一小学,广东 中山528400
摘要: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范文指导——学生模范写文,毫无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觉得作文课特别难熬,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教师还不能适时地去更新个人的教学方式,作文课很有可能就会被学生“抛弃”,那作文成绩谈何提高呢?本人认为作文教学应该借着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春风,融合各种新兴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提高作文教学模式的实效性,让作文教学焕发新活力。本文主要是针对想象作文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去提高学生写作中的个人情感表达和储存记忆表象的能力,让学生更热衷参与到日常写作训练中去,助力想象作文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手段 想象作文 情感表达 记忆表象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的限制,很多时候形成了“教师课堂范例指导——学生模仿例文写作”这种模式。这种如流水作业式的模式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既不能充分提高学生写作的热情与兴趣,也让教师唉声叹气,痛斥学生文章毫无新意。
本人觉得作文教学应该借着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春风,融合各种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提高作文教学模式的实效性,让作文教学焕发新活力。本文主要是针对想象作文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去提高学生写作中的个人情感和储存记忆表象的能力,让学生更热衷参与到日常写作训练中去,助力想象作文教学。
一、想象作文教学现状和误区。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写想象中的事物,要写想象作文。”想象作文本应是最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进行创造性语言表达和运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本人发现每次遇到想象作文,很多学生总是语言干瘪,内容空洞,一句话说:“我想不出来!”就敷衍了事,往往比平常的记叙性文体更差。
其实,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学生对“旧表象”都没有任何概念,就让他们凭空去创造新形象,那真是有点太难为人了。
多年的教学观察,本人发现:写作水平较好的同学,阅读兴趣浓厚,个人积累素材广,心中有“料”,遇到想象作文,大可以信手拈来。写作水平一般或较差的同学,阅读兴趣不高,仅喜欢阅读漫画类的有图书籍,热衷人云亦云,善于模仿抄袭,雷同现象较多,面对想象作文,因为没有参照物,要自己动脑去想,更不敢下笔写。例如想象作文考试题目:《西游记》中师徒四人从西天取经回来,如果他们来到人间,会做什么工作呢?请大胆发挥想象,说说你自己的想法。有学生考完试后就走来问我,师徒四人有谁啊?沙僧是怎样的啊?他有什么本领?等等。面对这样相对不平衡的学情,教师还不能想办法让学生心中的素材库积累更多,让学生让个人情感更丰富,有表达的欲望,还是想当然的鼓励学生“这么简单都不会?”,“大胆去想象吧!”这些空话,必然会让写作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二、巧用信息技术手段,唤醒个人情感,激发写作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情感在想象中如同炼钢炉中的燃料和炉火,没有他,就不会有高温,也就炼不出高质量的合金……”写作需要真情实感,没有体现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就像一具没有感情的行尸走肉,想象作文应该基于生活实际情况下,大胆构思,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1.巧用录音设备,融入课程角色。
教师滔滔不绝的“一言堂”,或只是照着PPT让学生学习,很容易让学生有疲劳感。当涉及到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想象的部分,如果能适时插入录音作品或现场进行录音,加以图片或动画,学生能更顺利地融入课堂,从而激发创作灵感。
例如在讲授《皇帝的新装》课文最后一段,我在PPT图片设置了一个皇帝惆怅无助的形象,让学生先观察一下图片人物形象的表情,学生纷纷说出了皇帝的郁闷与可笑,我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让学生大胆想象,此时此刻,皇帝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在思量一番,做出了皇帝的模样,我拿出录音笔立刻进行了学生的录音,学生一看到自己可以上场录音,都纷纷举手,跃跃而试,其中我发现学生的思维都是开放性的:有的“皇帝”发出了个人请求;有的“皇帝”暴跳如雷;有的“皇帝”内心奔溃……在整理好学生的录音内容后,我在作文指导可上,再次播放学生的录音,学生顿感新鲜有趣,选择了自己心中的“皇帝”形象,所谓心动不如行动,连平时说不会写的同学也写下了自己心中的故事。
2.巧用投影设备,搭建展示平台。
投影平台在我们平时教学中,都是用来展示学生的作业,或者教师评讲习题。其实除了这个用处,还是学生想象力展示平台。在名著阅读《西游记》时,我特意制作了师徒四人加白龙马的硬纸片形象,让学生通过阅读西游记后,再用这个几个人物形象来编新故事,而投影平台就是他们的舞台。这次的活动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编出了:师徒四人在回程中遭遇了“塑料怪兽”,法力无边的他们也束手无策;有的学生编出了他们一不小心就穿越时空来到火星,为了回到地球而不懈战斗的故事;有的学生编出了他们厌烦做神仙,来到人间过上了平凡的生活………而我们在课堂上就像观赏皮影戏般,津津有味,不仅收获了喜悦和成果,还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真正引导学生做到 “想——说——写”。
三、巧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记忆表象,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有丰富的记忆表象储存。这些记忆表象是想象的材料,正如贵重的合金需要许多贵重的金属作为原料一样。”是的,由于年龄小,阅历小,学生脑海里的记忆表象存储必然不够成年人丰富,作为老师必须要通过各种技巧让学生能够从抽象的物象联想到现实具体的物象,这样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层层推进。
1.利用各种网络小视频,筛选题材,助力想象思维。最近几年,网络小视频的风行已经是路人皆知。如抖音,腾讯,微信,学习强国的百灵等,他们也为教学提供了无数有价值的素材,真正让我们“足不出户,走遍天下,清楚天下奇闻”。例如让学生观看《西湖网红小鸳鸯永不言败》小视频,学生都被小鸳鸯想方设法跳离障碍,永不言败的精神佩服了,我趁机就让学生立刻构思,编写童话故事;又如观看《波士顿动力十年进化史》,让学生了解到十年变化其实可以很大,只要围绕着一个目标努力去实践,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从而联系最近的生活,写一篇《十年后的我》。要写好想象作文,如果没有记忆表象储存,不贴近实际空想,学生的思维是不能真正打开的。当学生不断地去接受身边的最新信息,他们的眼界会更开阔,就会想得更多,思考得更深远。
2、利用智慧云平台,整合课堂内外,积累写作素材。智慧云平台也是最近比较火热的,如钉钉里的学习圈、美篇、微信公众号等,如我在钉钉群里设置了写作学习圈,经常发让有助于写作的短视频或图片素材,让学生有空多观看多积累。在学习圈里提出一个话题,如在上学期发布了:《由“0”想到了》,学生可以在圈子里发表最近的看法,有想到鸡蛋的,有想到分数的,有想到月亮的,有想到摩天轮的……其中一位学生说想到了“欧力给”,想到了拳头,想到了弟弟的大嘴巴整天说“欧力给”,还会时不时来给她一个小拳头,一个可爱鲜活的人物形象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我相信学习圈的话题只要不断,学生们的想象力就不会中断,学生的思维之花就会源源不断的在群里绽放。
3、鼓励原创,利用绘画创作或视频拍摄,让梦想接近现实。作文原创就是一种创造想象的再现,有时候如果发现一些好素材,好题目,可以多鼓励学生不断修改,形成一部作品。例如写《二十年后回母校》,学生在构思人物形象时,通过个人的认真观察,然后编出了一出角色与现实大反转的好戏,我在后期按照这名学生所写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和她共同编排成剧本,拍摄了小话剧,最后还把这幕剧搬上学校的舞台,这让学生感受到想象接近现实的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需要生活,但生活更需要想象,如今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蓬勃发展正是人类想象力的印证,我们需要多用信息技术来为我们服务,让我们的想象力突破自己的想象。
参考文献:
1、2020年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2、《浅议想象在写作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安夏丹《语文世界 教师之窗》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