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学点小班额教学中有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陆团星
[导读]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

        陆团星
        广西 南宁市武鸣区宁武镇宁武小学雄孟教学点    530102

        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同时,城市学生数量迅速增多,农村学校学生数量逐渐减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农村小班额教学趋势逐渐增强。农村小学教师只有转变语文教学理念,调整小学教学策略,才能保证小班额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成长。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 小班额教学中 有效指导学生 合作学习 实践探究
引言
        随着城乡发展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外出务工以满足生活的需求。然而,这一现象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急剧增长。在这一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众多农村小学生在学习上也大不如城里孩子。此外,农村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对小学生教育综合性的认识存在不足,缺乏对孩子学习的辅导和监督。长此以往,农村小学生便会因家庭等因素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在学习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自觉性便会受到影响。因此,引导农村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迫在眉睫。
一、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问题
        (一)活动组织不足
        在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中,活动组织不足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一方面,部分农村小学教师没有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活动,导致课堂学习气氛枯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足;另一方面,部分农村小学教师虽然组织了多元活动,但是存在形式主义现象,为了互动而互动,无法在多元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难以让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二)缺乏个性关注
        一些农村小学教师在小班额教学中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关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学习需求,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这会让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失去应有优势。同时,部分农村小学教师没有对学生给予针对性评价,难以利用教学评价来优化教学策略,导致教学评价流于形式。
二、农村教学点小班额教学中有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为学生创建场景,让学生了解场景中的汉语知识,然后掌握并最终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由于语言知识涉及很多方面,教师在介绍课堂知识时可以通过创造情境来介绍内容,这不仅使课堂教学更加连贯,内容更加新颖,更能使学生专注于课堂,激发了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在农村小学语文小班额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主体意识、活动参与意识得到培养,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应做到精心分组,可以依照小班额学生人数、能力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职责进行划分,如小组长、检查员、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等。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取组名,保证组内成员高度团结。其次,教师应为各个学习小组设置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小组凝聚力。再次,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使用举例子、推理、摆事实、归纳等方法完成讨论任务,解决学习问题。。例如,在学习诗歌《长相思》时,教师可以选择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了这首诗的内涵,并分析“程”“榆关”“那畔”“帐”“更”“聒”“故园”等词的含义,让学生结合古诗词,体会诗中的意境,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建立“故乡”生活场景,体验作者对“忠孝”的矛盾。再举一个例子,在《将相和》课程中,教师选择可以将学生分为几组,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从角色语言出发,探索角色的角色,学习角色的良好素质,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以获取成长和发展。
        (三)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中,教师应全面考量学生个性,如行为习惯、性格特点等,优化教学策略,保证语文教学有针对性。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时间,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自主探究活动,并针对不同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辅导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城市小学生存在较大差异。针对小学语文课本中符合学生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可采用构建生活情境等教学方法;针对课本中学生不了解的内容,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方法,以丰富学生生活体验。例如,在《北京的春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考量学生生活实际情况,让学生回忆自己家过春节的画面,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各地过春节的不同习俗,过去与现在过春节习俗的变化,以拓宽学生眼界。除此之外,教师应积极采用“攀谈式”教学方法,也就是一对一针对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开展辅导教学工作、知识讲解活动、知识训练活动。
        (四)创建评价机制,增强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在农村小学生合作开展学习活动中,教师对于动手能力强、合作意识强的学生进行正面评价和表扬,既肯定了学生的付出,又提升了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动手能力不强、合作意识差、不配合的学生,不能过分批评,而以激励为主,比如“若是你们积极参与、配合,结果会更完美”,以此来提升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兴趣,引导其参与自主学习活动。这样教师才能建立良性的评价机制来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引导学生自愿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另外,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也可建立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机制,不仅能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而且能进一步塑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形象、好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遵循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及积极转变教学评价观念,可以有效解决问题,保证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未来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安丽梅.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教学的模式构建[J].天津教育,2020(29):107-108.
[2]张崇宪.浅谈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85.
[3]朱健华.农村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