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志愿者岗位,散发班级活力—— 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李国琴
[导读]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实践体验和锻炼的机会

        李国琴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党山小学  浙江 杭州 311200
        【摘要】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实践体验和锻炼的机会。我们借助一个个班级志愿者管理岗位,借助一次次班级团队活动,借助班级小社团活动,志愿者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校内外学习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自主能力,体验快乐。此实践活动分别从以下四方面入手:设立班级志愿者岗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开展班级活动——锻炼学生自主能力,拓展社团活动——提升队员自主能力;实施多样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主情怀。
        【关键词】  自主能力  班级志愿者  活动  评价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最基层的组织,是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平台。以学生为本,在班级管理中让每一个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享受适合的教育,是班级管理必然的诉求。那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可否根据班级管理需要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搭建尽可能多的班级志愿者岗位,引领他们自主选择,多元历练,最终实现他们的个性化发展?班级志愿者管理正是这一思索下的尝试。
㈠ 设立志愿者岗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适合学生发展的班级管理,其本质是引领每一个学生根据各自的个性特点,找准适合自己的管理岗位,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平台中锻炼自己,培养能力。借助班级志愿者岗位,把机会让给学生。发挥特长,各显其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师指导并帮助学生找准适合自己的管理岗位。
        1.志愿者岗位——我们自己“决定”
        设立的班级管理志愿者岗位,有全体学生讨论后决定,真正把决定权交给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商讨、酝酿,收集整理学生的想法、建议,将志愿者岗位落到实处。如班级午间阅读管理岗、电教管理岗等
        2.志愿者岗位——我们自己“选择”
        根据学生日常在班级中的学习、生活,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在大家讨论后设定的志愿者岗位中,自主选择相应的志愿者岗位。根据不同的志愿者岗位,根据大家的选择,讨论决定方案。可以选择一人到多人不定,可以是轮流服务,也可以是同时进行班级管理服务,这一切根据不同的志愿者岗位来确定。学生自主参与,一切的“选择”权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上,变被动为主动。
        3.志愿者团队——我们自己“分工”
        班级管理必须依靠一个团队来执行,才能使班级活动正常开展。在形成班级管理志愿者团队之后,志愿者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分工,选择自己适合的工作,可以结合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位,孩子自己讲述理由,自由表达的想法,这样欢迎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志愿者团队来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在活动中实现自主管理、主动参与,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在参与志愿者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是管理员,又是服务者。在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也接受其他队员的管理和服务。作为志愿者,无论是管理的角色还是服务者的角色,都能获得一种全新的感受和体验。
        ㈡ 开展班级活动——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
        培养一个学生的自主能力,活动最能锻炼人,最能培养人。锻炼队员的能力,所以除了积极参加学校,区级比赛。班级就是学生成长锻炼的平台,学生除了学习以外,有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舞台,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能在集体中快乐的成长。
        1.主题班会,我们自己“开展”。
        班级的主题活动由每一小组志愿者团队轮流主办,主题班会除了由学校事先安排外,那样就按照我们学生需要自己拟定,并策划活动,班主任老师只是协助他们一起策划。主题活动召开结束后,由学生评议此次活动是否成功,并结合班级评比标准进行加分。                                                      
        2.团队比赛,我们自己“安排”。
        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那么大的家庭,每学期总有许多需要学生参加的比赛。我充分发挥志愿者团队管理的力量,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并落实好每个项目。如人员选定,负责人员的到岗到位,一切有学生自己安排。班主任老师只作参谋。如体育节上的趣味运动项目人员安排,平时活动的开展,都有志愿者团队落实到位。


        ⑴ 人员双向选择  有志愿者管理团队自己推荐活动项目负责人,他们根据活动的要求,自己选择相应的项目,如套圈适合个子瘦小一点,反应敏捷点的队员参加;“运粮”适合高个子,跑步快一点的队员参加。这一切在明确要求后作出选择,最后有负责人最后去落实人数,如果出现偏多或者偏少的现象,可以在活动负责人的带领下,讨论并制定选拔的规则,在志愿者团队中进行选拔协商。
        ⑵ 活动共同商定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除了人员上的安排,还需要落实训练的过程,具体锻炼的时间有学生自己安排,锻炼中遇到的问题有志愿者成员解决,锻炼中需要的活动器材,除了班主任老师可以提供外,其他也有他们自己商讨解决,充分发挥班级志愿者的力量。他们在活动中能自己出谋划策,各尽所能,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解决并克服困难的能力。                 
        ㈢ 拓展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  
        借助志愿者小队的力量,拓展各类班级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锻炼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学生间的交流营造团结向上、活泼欢乐的学习氛围,展现出学生自主能力。
        1.志愿者社团活动和班级活动相结合
        每个学生根据自身优势和志趣,自愿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志愿者社团活动,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社团活动的主角,为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志愿者社团活动和班级活动相结合。将志愿者社团活动成果每学期会安排一定时间在班级活动课中进行展示;借助展板、彩墙来展示活动成果;绘画组社团成员优先参加学校的书画节比赛;演讲社团的成员承担班级活动主持,朗诵、采访和主持。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肯定。                                      
    2.志愿者社团和小社团联动
        学生们在家长或家委会志愿者的带领下,积极参与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同时感受社团学习活动的价值和志愿者团队活动的快乐,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书画小社团的成员在节假日,写春联,送春联……美食社团的成员们在家长们的支持下,用他们稚嫩的小手制作成各样小吃:印糕、汤圆等,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学习锻炼,在志愿者团队活动中享受体验那份愉悦。              
        ㈣ 实施多样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主情怀     
        志愿者管理岗位多样评价的实施,不仅可以发现班级岗位管理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即时整改,有力推动班级工作的开展,而且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岗位锻炼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多渠道的评价模式,激发了志愿者岗位对班级管理活动的参与与热情,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1.自我评价,收获成长。
        学生在每次参与班级管理或活动之前都会收到一张自我评价表格,表格设计了活动的基本信息以及自己的活动感悟。每位志愿者在填写感悟的时候,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评价。  
        2.互相评价,扬长补短。
        学生在活动中涌现出的成绩,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班级活动中让学生说说活动中“最让你感动的人和事”,实施每周评价。通过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既关注自己,也关注别人,学会“夸”的艺术,学会为别人点个“赞”。
        总之,班级志愿者管理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发展的强烈愿望,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了广阔的班级管理平台。实践中,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自主选择喜欢并适合的管理岗位,积极实践,充分历练,管理潜能和个性特长得到有效的培养。 

【参考书目】
1.《班主任之友》之《班本协约管理》                                 秦选强
2.《少先队活动》 之《乐乐志愿者最亮丽的名片》                      徐小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