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小学中段写作评价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金晓燕
[导读] 当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面对大量的作文批改与评价

        金晓燕
        浙江省临海市回浦实验小学    317000

        【摘 要】当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面对大量的作文批改与评价,有点茫然, “忙”得力不从心。小学第二学段是学生习作的起始学段,精准的评价就是对他们习作的最大的肯定和鼓励。教师不仅要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还应丰富写作教学的评价体系,因此,我们通过借“语”巧评、以“物”奖评、展“果”妙评、 联“家”共评等四方面让写作教学有声有色,让教师的每一句指导,每一次评价都会对学生今后的写作热情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写作教学  评价方式  有效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随着新课标及教材的推行和使用,课程评价明显地体现出其在课改中的重要性。
        在学生习作过程中,老师和他人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第二学段的学生来说,要鼓励他们大胆习作,好的评价就是对他们的最大的肯定和鼓励,因此,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就如何评价学生的写作作一些探讨。
         策略一:借“语”巧评
        在进行写作评价时,应该构建起一个评价体系,让老师、同学和学生自己都成为这个评价体系中的一员,使写作教学形成“互动的评价”网络。多几双眼睛,就会多几个评价维度,面对同一篇文章,让孩子们在不同评价者的“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的不同评价结果中更全面、客观、理性地去认识自己。同时,在给别人评、给自己评、听别人给自己评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会不断地反思、学习、进步。
        (一)师妙语串评,激趣乐写
        1.口头评价
        一般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对写作态度投入状况及体验过程,而过分重视对学生所写的内容好差进行评价。第二学段是学生习作的起始学段,要鼓励学生习作,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上课时运用到位的口头评价,因为这往往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2.批语评价
        在学生作文本上写批语,不仅仅是一个对学生写字水平的层次作客观评价的理性过程,更是一个欣赏学生、激励学生的情感过程。所以就要改变以往批语的写法,要有情感欣赏和激励性的语言。
        (二)生多样参评,展能促写
        1.榜样评价
        教科书上的课文是我们学习的范文,但有些课文有一定的年代感,里面作者的所见所闻对我们学生来说有些距离感,他们理解不了,走近不了,所以我们要树立孩子身边的榜样。每次习作后我们都会评选出班里写作较好的学生为“小作家”,让他们在班里读读自己的文章,介绍自己的写作方法和心得。用这些“小作家”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意识到只要肯努力,写出一篇300字的作文不是一件难事,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大胆地表达。
        2.合作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的评价体系,将自评和他评有机的整合起,继而的良好的写作习惯也在逐渐养成,经过互评,不仅被评的同学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懂得了该怎么写,还提升了写作水平,全班同学都能得到启示,触类旁通,扬长避短。
        3.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随时进行自我分析和完善,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能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肯定自我在习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过人之处,提高了写作教学的效益,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表达真情实感。


         策略二:以“物”奖评
        评价的形式应该丰富多样、不断创新才能有效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给他们营造热爱写作的良好氛围。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征,课堂上适当地借助一些“实物”进行激励性评价,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
        1.利用符号,增强求写欲
        符号评价就是用不同的符号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第二学段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字词积累和阅读积累。在生活中也有了经历。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我们需要有一个评价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得★,通过符号评价激励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树立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2.以信代言,体验成功感
        以书信的方式,通过文字评语激励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是学生喜而乐见的评价方式。其实学生很喜欢收到老师这样的“信”,用这种激励方式也很容易操作,短短的一段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平时努力的肯定,使其产生兴奋,同时让他们在家长面前也可“骄傲”一回,其效益也胜出师生的一次长谈,甚至影响其一生。
         策略三:展“果”妙评
        写作的评价就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激励进步,又要让学生看到不足,奋起直追。因此,在习作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展示的评价挖掘学生中的写作苗子,将学生写的好文章当成成果来展示,能激励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敢于表达的兴趣和信心。
        1.流通精品文
流通精品文就是教师在班级里收集写作最佳的十位学生作品,每周抽一个时间段进行展
示,把优秀作品流通于每小组间,让全班同学轮流进行欣赏。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可进行言语评论,在活跃的氛围中,这样优秀作品不仅起到榜样作用同时也促进十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当然同时对其他同学也起着鼓励乐写。
        2.开辟佳作园
        开辟佳作园地就是教师在班级里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写字水平的平台,老师每隔一段时间,选出学生写得好的字帖在班级园地上进行展示,让展示的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对不上榜的孩子进行暗示激励。
         策略四:联“家”共评
        第二学段是小学生习作的起始学段,在习作过程中,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的习惯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如刚学走路的婴儿一样需要有人搀扶,老师和家长正是孩子身边的搀扶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孩子的作文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点评。
        1.保持初文,鼓励为主
        首先我们在评价孩子习作时,要保持他们最初那份表达,立足保持作文的原貌,树立他们的写作信心。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的作文后,总想按自己的思路写。殊不知,这样做了之后会让孩子感到挫败感,让他们对自己的表达有所顾虑,不敢大胆习作。所以我们要重视对作文的修改评价,关注学生的文字表达,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及方法。
        2.捕捉闪光点,降低要求
        家长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忘记指出作文中的错误。这里的错误主要是指的错字、漏字、多字、用词不当以及标点符号是否正确运用等。我们都知道文字和标点是写作之本,家长在评价过程中及时指出,让孩子纠正,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犯错。当然,家长要学会捕捉孩子作文里的闪光点,比如条理清晰、选材新颖、描写生动具体、运用了各种描写等。但对于写作能力较弱的孩子,可以说字迹工整美观、句子表达通顺、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准确运用等等。有了这些评价的话语,孩子会有一种成就感,就会去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甚至是更有创意的表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严育鸿:《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05)   
[3] 黄慧兰:《新课程发展性评价——小学语文》[M].新华出版社, 2005
[4] 陈 杰:阳光评价,让课堂生动起来 [J],《教学月刊》,2005,(09)
[5]王龙芳: 小学作文有效性评价方法 [J].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7,(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