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原
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金钟山乡中心小学 533414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决定着他们在学习道路上的发展方向。
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对学习有一定兴趣,能自觉的投入学习;自觉完成作业;主动阅读课外书籍;积极进行复习及预习,并能找到自己的问题,及时改正和勇于创新等。通过与学生的日常接触,纵观学生的学习习惯,大致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同,学习水平也就不同。可见,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水平的影响非常之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注重教师自身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发挥榜样的作用。
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示范作用的好坏,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习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教师要从各方面给学生作好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如:教师工整合理的板书,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学生也会像老师那样字迹工整地认真书写,做作业。教师得体端庄的形象,也减少了学生中的奇装异服。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十分注意言行一致,因为我深知老师的言行表现会对学生会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只要跟学生说的,我一定就得做到。我比较注意自己的形象,教育学生是正面说理教育,态度亲和,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承诺我都努力兑现,教育学生要做个诚信的人,向老师所做的保证也要努力兑现。学生经过教育,就能产生内心振动,发现了自己的一些缺点,并主动改正这些缺点,养成一些良好习惯。
二、注重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养成当堂记笔记并课后整理的习惯。
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教师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一张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学生试卷整洁,书写规范往往教师就多给分,反之就少给分,这种现象在中学的文科表现更为突出,特别是写作。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
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可以看出学生性格的差异,甚至还可以看出这个学生长大后的缩影。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学生书写规范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纵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够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三、加强对学生检查、监督和指导,适时鼓励,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而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必须结合教育教学过程进行。从基础抓起,长抓不放。教学上我平时非常重视学生练习的检查和监督,作业的批改,课堂笔记的指导。对于能够按时、认真完成练习和作业的学生,课堂笔记做得详细、有特色的学生,我及时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肯定和赞赏,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他的练习、作业和课堂笔记做示例,要求其他学生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在今后能够更好的完成作业,努力争取各方面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对其他没有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也是一个鞭策,提醒他们要像这些同学这样做,向他们学习,让他们知道,如果这样做,也一定能够得到老师的赞赏。就是这样,对于学生点滴的进步给予及时表扬与肯定,并坚持从始至终耐心地帮助他们,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注重从细节开始,持之以恒,与校内外相轨并行。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外,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请求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学生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也要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点工作中,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可以是面访,也可以是电话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教师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
五、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学生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教师帮助时,家长和教师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学生自己“试一试”。学生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他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另外合作学习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坚决反对依赖、抄袭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但我们也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从某种程度说,合作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喜欢合作的学生,他的发展的空间会更大,成功的机率会更大。
当然,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去积累,一次又一次的耐心帮助和指导。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遵循以上观点和做法,相信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将不是难事。因此,我们应多一些耐心,多一份细心,多一些方法,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为他们以后更高层次、更深入的学习架好桥、铺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