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单元特点 提高阅读效率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储芳
[导读]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
        储芳
        浙江省衢州市巨化第三小学 浙江 衢州 324000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有目的地编排了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和有目的的阅读四个阅读策略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的独立设置,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创新,旨在引导学生获得必要的学习阅读的策略,培养他们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笔者以五年级上册“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单元为例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策略单元”:为什么编排?
(一)《课标》对第三学段阅读的要求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有明确的要求,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使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关于阅读速度,课标的要求是: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阅读总量的要求求是:不少于100万字。
(二)对比:统编教材与原人教课标版教材
        关于阅读,原人教版教材在第三学段有这样的目标:“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是什么?怎样“浏览”?并没有提示。每个学期几乎大多数课文都这样提,但看不到其中可以模仿练习的方法,看不到教学的梯度。
        “统编”语文教材专门设置了“阅读策略”单元,将课程目标具化为课程内容,让阅读策略编排变“无”为“有”,变“随意”为“有意”,变“模糊”为“清晰”,让课程目标看得见、摸得着,使课程目标的指向性、指导性、操作性更强了,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获得必要的学习阅读的策略,培养他们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让孩子爱阅读,会阅读。
        “统编”教材比起以往的教材,更加注意往课外阅读延伸了,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 ”,鼓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 连滚带爬”地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用总主编温儒敏教授的话说就是:统编教材专治不读书,读书少的通病。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在精读精讲之外,还要交给学生各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比如快读、浏览、跳读、猜读、群读,还有非连续文本阅读、检索阅读,等等。
二、“策略单元”:如何使用?
        统编教材将“阅读策略”课程目标具化为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的指向性、指导性、操作性更强了,那么我们怎样用好它呢?
(一)关注导语,树立整体意识。
         本单元的主题是“阅读效率”,导语中点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学习并运用一些提高阅读速度基本方法来编排的,单元各项内容之间相互关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单篇文本的阅读教学,都是为了有梯度地完成单元整体语文素养目标。统编教材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需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分布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语,泡泡语,或课后习题之中。
         (二)聚焦提示,目标层层递进
         本单元共安排了3篇精读课文,除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其余两篇是原有教材中继续保留下来的课文。三篇课文作为一个整体呈现,训练目标是层层递进的。
         三篇课文都在课前提示语中给出了明确的阅读要求:
         《搭石》一课要求“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 眼睛在看的同时,脑也在看,让脑与眼同步,眼看脑读,获得眼脑同步,提高阅读速度。并且要做到“不回读”。
         《将相和》一课的导语,在集中注意力的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快速提取信息,加快阅读速度。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要求“带着课文题目中提出的问题,用较的速度默读。”这个目标是实际上就是“带着目的读”,为六上的阅读策略单元作铺垫。三篇课文在学习提示中就有具体的阅读方法的指导,指向性明确,有梯度,操作性强。
    同时本单元的三篇精读课文旁边都没有像之前的策略单元那样有提示泡泡,目的也是不给学生造成阅读干扰。本单元选择的三篇课文,文体是不同的,针对不同文章阅读过程中选用的阅读策略也应该有所不同。
         (三)解读习题,有效落实要素。
         三篇课文的提示语中都有一个相同的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完成课后练习”。
         三篇课文课后第一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阅读速度,我们可以参照《课标》的要求,进行对比,了解学生的水平。
         课后的第二题,则引导学总结提高阅读速度的具体方法。如:《将相和》课后第二题,用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提取关键信息、圈画关键词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加快阅读速度。有些重要内容常常会出现在段首或段尾,留意段首和段尾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加快阅读速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课后习题第二题同样以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总结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1.带着问题读。2.了解课文表达上的特点。3.跳读。不仅可以跳过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还可以是跟阅读目的关系不大的句子、段落。
         课后中第三题及选做题的目的是拓展运用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如《将相和》课后第三题是锻炼学生的概况能力,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段话、一句话或几个词,这也是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选做题“选一些词语或句子写在卡片上,比一比,看谁能一眼看完卡片上的所有内容。”这是前面第二题中方法的一个拓展训练。课文还是同样的课文,编排的目的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就不能再用老方法去教。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和同学讨论。”这是在四上“提问策略”的基础上所做的。同时也是为六上“有目的的阅读”打基础。因为学生年级越高,读到的材料更加复杂,含义更加丰富。学生需要学会各种方法,全面扫清阅读障碍,充分理解文本传递的信息,提升阅读的深度。
         (四)加强整合,过程渗透要素。
         统编教材的编排非常有特点,各部分之间的衔接非常紧密。“交流平台”充分体现了一个单元的整体性。所以加强单元整合开展教学非常重要。“交流平台”板块的设立目标是总结梳理,进一步提炼方法。
         “交流平台”以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策略进行交流、分享、总结,集思广益,学习采用不同的策略提高阅读速度,不断练习,熟能生巧。
         “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的泡泡中提到的“概括”等方法,在单篇课文教学时就可以渗透,这些不仅是引导学生实践运用阅读方法,更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交流与实践相辅相成,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交流,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实践。
结语
        在当今这个信息网络时代、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强调要学会进行信息的甄别和筛选,明确什么东西该看、什么东西不该看。我们必须掌握这些阅读方法,为我们甄别眼前文字的营养含量,含量低,我们仅限于泛读、略读、跳读,而营养成分高,我们就当停下来细细品赏。
        “提高阅读速度”还有很多方法,如何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怎样处理好“策略”教学与文本阅读的关系?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继续探索。
        走在探索统编教材的路上,让我们且思且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