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煜晗
福建省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362000
【摘要】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语言障碍作为核心障碍之一,严重影响了自闭症儿童的生活与学习。辅助沟通系统(AAC)是基于儿童语言习得理论和鹰架理论,以HAAT模式和活动本位介入模式为支撑,通过提供一致的言语示范以及词语与符号之间的关联,帮助自闭症儿童表达更多信息,从而提升孩子在社交对话中的参与度,减少说话对孩子的身心压力,进而帮助自闭症儿童实现沟通康复,并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活。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 辅助沟通系统(AAC) 沟通康复
一、出生发展及教育康复史
阳阳的妈妈在怀孕期间正常饮食,定期产前检查。足月生产,顺产。阳阳出生后,对某一广告展现出偏爱。阳阳的奶奶在日常生活中教育阳阳认识一些图片和文字以及古诗。在5周岁时送入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在5.5周岁时出现语言,多数为单字发音,并为喉咙音,不清晰。所以,在进入特教学校前,阳阳就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模仿能力、精细动作方面比较强。2014年10月正式进去本校学习,每周一至周五到校上课,每天7节课,包含生活语文、生活数学、感统、美术、音乐、体育、沟通康复等集体课程,小组个训课为每周2节,时间为35min/节。
二、现有能力描述
(一)认知能力方面
认知能力较强,可以背诵学习过的故事如:《咏鹅》《绝句》等;可以辨认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名称,常见物品可以进行相同配对、关联性配对;可是听写所学习过的生字,给出单字可以进行改字的组词及造句;可以阅读文章,不认识的字会出现拿老师手示意帮助指认;学生对拼音的掌握也比较好,可以拼读生字的拼音;对人生代词的理解比较欠缺。
(二)感官能力方面
学生喜欢触摸性活动,如:拉手、打手、拍背。在课上学生主动要求玩打手游戏。学生在饮食方面比较喜欢刺激性的口味。学生听觉较为敏感,吵闹的声音会令他崩溃。阳阳的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快速观察出老师的点滴变化。
(三)肢体动作方面
学生体力较好,可以进行大量运动,但是运动缺少持续性。学生的精细动作较好,可以进行串珠子、局限画、折纸、穿针等精细活动。当手上出现倒刺时,他可耐心将它拔出。
(四)生活自理方面
学生生活自理较强,但是家长一手包办,导致学生较为懒惰。学生在吃饭、刷牙、洗脸、洗澡、穿衣、脱衣等方面可以达到完全自理。学生在打扫除中,擦黑板、擦墙、擦桌椅、扫地、拖地、倒垃圾的活动也完成的比较好。
三、一日活动描述
(一)洗漱、乘公交时间
在奶奶的帮助下完成个人的洗漱,在吃完早餐后跟奶奶一起乘公交车到学校上课。可以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想吃什么,语言较为简单:鸡蛋、稀饭……(多为食物名词鲜有短句)。我不吃。
(二)上课时间
学生作业在奶奶辅助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可以按老师要求完成体育锻炼。课堂能完成与老师基本互动,听到名字会主动起立回答问题。但是由于学生有效注意力短暂,常常因为不知老师的问题而无法回答。语文课上组词可以独立完成。
(三)午餐吃饭时间
在奶奶提示下和老师说再见,可以独立吃午餐,没有午睡的习惯。吃饭后,学生自主玩电子产品或在奶奶辅助下完成作业或课业的复习工作。
(四)放学时间
在奶奶提示下和老师说再见,可以与奶奶步行到公交站并一起乘坐1个半小时公交车回家。可以独立吃晚餐,吃饭后,学生自主玩电子产品或在奶奶辅助下完成作业或课业的预习工作。
四、喜好物和有弱势能力分析
(一)喜好物
经过观察和家长填写问卷发现,阳阳小吃类喜欢薯片、土笋冻(喜欢醋、白砂糖),饮品类喜欢碳酸饮料,玩具类喜欢电子产品。
(二)障碍影响程度
阳阳为自闭症,语言沟通和认知能力较差,性格活泼开朗,日常生活中有沟通需求常表现单字或动作。
(三)优势能力分析
大运动、视觉、听觉、模仿能力相较于其他同学较强,阳阳的体力很充沛,精细动作也很好。阳阳的好奇心较强,喜欢去认识新鲜的事物。
五、AAC介入过程
(一)第一阶段: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
1.介入目标
(1)使用听我打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使用听我打读词语。
(3)使用听我打构成句子表达需求。
2.介入策略
(1)沟通符号:文字。
(3)沟通技术:在生活中教学,与老师扮演送快递中的角色。
(4)沟通策略:使用AAC介入三部曲的教学策略,个训室训练、游戏、情景设置,然后再泛化到实际生活的场景中。
3.介入活动
我是小小快递员:阳阳动手能力较强而且体力充沛,在班级中也常担任小帮手的角色,帮老师拿东西、送东西。所以,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的主要活动为[送快递]。
六、个案介入总结说明
(一)介入的成果
1.学生的学习动机发生了转变
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在个案教学初期,学生为了得到强化物而学习,学习过程始终离不开强化物,时刻需要老师的提醒。现在阳阳在第三节课下课后,便主动拿好平板电脑在班级门口等待老师分配学习任务。学生在点餐这个脚本学习中得到了自我实现,从成功中得到满足感,学习主动积极性有了提高。
2.学生的交流能力发生了重大变化
学生借助辅具进行表达,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并且发现学生的主观意愿喜欢沟通了,主要表现在当教师在辅助学生中发现学生跟老师的语言、眼神、肢体的沟通与之前明显增多了。
(二)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1.在利用辅具沟通方面
通过教学中脚本的实践,发现学生的语言较为刻板,语言多为脚本设定的语言,缺少日常生活用语的泛化。在教学中发现,在拟定情境进行脚本训练时,当沟通者发出的语言不在脚本设定中,学生则表现的很慌乱并且无法进行接下来送快递的教学步骤。语言的日常泛化,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教学步骤,充实学生在点餐实践中的日常语言的沟通。
2.在辅具运用方面
学生在运用辅具表达时,偶尔会出现学生自主进行拼音打字的现象。当出现学生有自主沟通时,应顺应学生的需求并加以鼓励。
3.在自主语言方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授课,在熟练掌握脚本内容的基础上,学生未借助沟通辅具自主言语表达“谢谢!”后期在教学中,将激发学生自主短句表达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做到教学辅助的渐退。
参考文献:
《以活动为本位的辅助沟通系统介入三部曲模式:从无到有之创建历程》 杨志康
杨炽康,黄光慧.沟通障碍:浅谈辅助沟通的基本理念.[M].台北国教天地.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