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板溪完全小学 555201
摘要:在学科核心素养指向下和新课标要求下,整本书阅读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惯用的一种教学形式。针对如何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问题,“整本书阅读”这一特殊的阅读形式可以为我们提供出更多的教学思路。本文将结合部编版2至4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内容,以及具体教学要求,对老师应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从起步阅读课外书籍,到学会自己阅读整本课外书籍,并喜欢上阅读课外书籍,以达到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快乐读书吧”
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他们不同于初中生和高中生,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指导,阅读素材的选择范围也相对比较狭窄。小学语文课本“快乐读书吧”里的内容,是以课外阅读素材作为主要基础,专门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进行设计的,意在通过整本书阅读的方式去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快乐读书吧”相当于联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一个媒介,为学生从事课外阅读提供了便利,基于“快乐读书吧”里面的内容所展开的课外阅读教学,不同普通意义的指导型阅读,递进式的内容设计有助于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使他们的阅读兴趣更加持久,逐渐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二、学情分析
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一年级“快乐读书吧”并未涉及到相关内容,真正开始着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应该是从二年级开始。每一次“快乐读书吧”活动老师都会推荐几个不同的童话故事,其内容都是符合学生相应时期下的阅读能力的,所以教学目标一定会有所不同,但目标与目标之间却存在很强的递进性。
通过观察会发现,在不同学龄下,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明显不同,二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能力仍较为薄弱,兴趣仍容易转移,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时,我们不仅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以及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力、专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三年级学生和四年级学生的情况稍好些,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能力较强,这对顺利开展“快乐读书吧”具有一定帮助,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提出教学策略时,我们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阅读活动本身,包括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
三、关于教学策略的制定
考虑到二年级和三、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明显不同,我们在提出具体教学策略时,需要结合他们实际学情。在指导二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时,活动导入很关键,决定了他们的阅读注意力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在出示任务时,既要结合好教材要求和具体书目的要求,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快乐读书吧”是一项系统的阅读活动,从学生入学开始将一直伴随他们的小学学习生涯直到毕业,所以我们在制定策略时不必急于去培养或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首先要让他们喜欢上阅读课外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让他们了解儿童故事的特征、了解“目录”、学会看目录、掌握整个阅读的流程和步骤等等。
进入到到三、四年级后,经过前期的训练,学生对“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并且也懂得如何去读,相应的阅读习惯也逐渐养成,那么针对这些学生,老师就需要结合每部图书的具体阅读要求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了,任务内容较二年级学生比也要有明显不同,比如在阅读《神笔马良》时,我们会要求二年级学生能够轻声朗读《神笔马良》,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读下来;在阅读《安徒生童话》时,我们会要求三年级的学生在读的时候能够将自己想象成故事里的主人公,然后针对故事内容去和同学进行交流;针对四年级学生,需要我们站在更高的维度去设计问题,比如:具体说说神话故事中每一位人物有哪些特征,具有怎样的形象。
四、实践指导
无论是面对二年级学生还是三、四年级学生,老师所制定的教学进度计划都是分阶段性的,并且全部阶段性进度都是能够将学期和学年的阅读内容串联起来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要认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阅读任务,其阅读能力必然能够循序渐进地得到有效提升。
以指导三年级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为例,在交流分享课上,我们所关注的是学生分享的内容和交流方式,所提出的指导意见不仅要针对学生当前所表现出的能力,更要着眼于他们应该达到的阅读高度。交流分享前,老师可以借助教学中的引言来创设极情谈话情境,让学生在语言的暗示下不知不觉地融入进美好的意境中,唤醒他们对童话世界的美好向往之情,从而让他们快乐地进行阅读分享。交流分享开始时,老师可以首先向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师:“《安徒生童话》是安徒生送给全世界小朋友和大人共同的礼物,老师最喜欢《丑小鸭》这个故事里的一个片段......”此时展示出具体课件,然后引导学生猜一猜老师感兴趣的原因。
比如:
生:“我觉得老师是被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给打动了......”
当学生开始思考并给出自己的答案后,老师便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回忆故事的情节:“那大家能结合这段内容说说丑小鸭的遭遇是怎样的吗?”
当学生交流分享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后,他们才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拓展交流,也更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其他的阅读经验。在指导过程中,老师需要关注学生所阐述的问题点,找到每一位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并能够针对个别问题做出更具体的指导。要能够积极回应学生提出的疑问,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增加新的情境来引出故事,这样会更有助于使学生便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对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极为有益。
结束语:
“快乐读书吧”更像是一个专门为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而设计的阅读平台。在以往教学中,我们想方设法通过设计新颖的活动形式来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实现提升他们阅读能力的目的。但有了“快乐读书吧”这一平台后,很多想法都能够得到顺利实现,老师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指导上便可。当然,我们同样不能忽略“快乐读书吧”功能扩展的问题,但这是需要结合学生能力提升与成长进度来进行衡量的。从当前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表现看,只能说比较满足教学要求,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在接下来的教学里,老师还需要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给出更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宗艳兰.小学中年级课外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策略探寻[J].新教育,2020(32):89-90.
[2]吴幼萍.浅谈小学中年级学生整本书课外阅读导读策略[J].教师,2019(1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