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艺术文创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 杨学军
[导读] 艺术文创(Artistic and cultural creative),即艺术文化创意。

        杨学军
        上海市闵行区浦江汇秀小学   201112
        摘要:艺术文创(Artistic and cultural creative),即艺术文化创意。本文是利用艺术,文化和创造力课程的资源,与学校的国际理解,STEM +和艺术课程整合,并开发基于学校的独特艺术,文化和创造力的课程-“对文化和创造力的欣赏”。课程。根据整个课程框架和特色学科的培训目标,将对小学艺术,文化创造和艺术课程进行重组,开发和使用。课程的实施鼓励了独立探索,动手经验和协作式交流学习方法的开发和应用,并最终提高了学生严格的科学态度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践中,艺术和创造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以及许多其他学习素质。
        关键词:艺术文创;校本课程;小学生
        引言: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 它可以改变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可以看出,学校不仅在教学中起着作用,而且在净化学生的思想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方面也起着作用。 同时,他们负责在运动中营造学习氛围并加强人际关系。 艺术和文化创造的设计可以塑造学校的形象,激发学习氛围,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从而帮助学校提高竞争力并传播校园文化。
        一、什么是文创
        文化创造力是当今中国的热门话题,在国外并不陌生。英国,韩国,美国,日本,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和瑞士都在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是在中国,文化和创意的定义仍然很模糊,甚至很大一部分人口也不知道什么是文化和创意。
        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起源于英国。英国是第一个实施“文化和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因为英国本身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资产,并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以及资本雄厚的文化产业。1997年,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上任后宣布成立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s),推动英国成为国际间的文创先驱。
        二、现有艺术文创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文化创意产品的种类比较统一,相似,缺乏创新的文化创意产品。存在严重的后续现象。诸如书签,钢笔,风扇,标签,日历等产品几乎出现在大型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商店中,并且几乎没有特色和新颖性。产品的生产过程广泛,规格相同,重复感强烈,缺乏创造力和创新性。
        (二)大多数文化和创意产品都是机械的,不属于传统图形的范畴。 由于缺乏对传统元素内涵的挖掘,无论产品本身的形式和语义与传统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和契合度如何,文化创意产品中的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大多是肤浅的。 随意的划分和重组,应用和滥用,缺乏创造力,使文创产品中出现“对牛弹琴”“牛头不对马嘴”的现象。
        三、艺术文创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由课程框架可见,“鉴源文创”课程都是综合性艺术课程。艺术课程以艺术审美为核心,与人文、科学、技术等学习领域相关课程的相互渗透,促进学生艺术通感、迁移思维和整合素养的形成。
“鉴源文创”课程框架                         (表1)
        
        基于上述课程,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相关的教学活动:
        (一)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强盛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才成长的基因,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头抓起。我们学校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想使民间艺术真正融入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去,那么就必须以校园文化为主阵地,把民间艺术传授给学生,真正做到继承和发展。因此,学校教育就是开发研究民间艺术的重要过程。
        (二)利用生活化事物提升学生的认知
        教育与实际生活有着很强的联系,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中挖掘到很多教育素材,尤其是在美术教学中,只要留心观察,一朵花、一株草都可以成为教学素材。作为一门需要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教师要重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感受,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眼前的事物经过艺术加工形成美术作品。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生活体验较少,无法对事物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效果,避免学生产生认知盲区,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笔触将生活感受描画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而且能让学生释放自身情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例如,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江南传统建筑》,在《苏州园林》的文创手账一课中,学生通过视频了解苏州园林悠久的历史以及江南水乡中式建筑特色。可以在课堂上自由的选择和纸胶带进行装饰,学生通过对视频内容,能自主选用中式的纹样,可见学生对内容、纹样、装饰出和谐统一的建筑风格进行了独立思考。不仅让课堂教学变得有趣,还能有效的提升课堂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三)开展个性化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艺术能力来开展个性化教育。众所周知,因材施教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而为了创新,学生需要不同的想法。如果学生的想法相同,那么这种模式就不能称为教育,以前的传统教育如今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创新是个人解放的体现,创新只能通过发展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来实现,教师在培养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时,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重点是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正是创新因素发展的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教师可以看到学生不同寻常的地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想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分配不同的作品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论:艺术文创产业飞速发展, 艺术文创产品设计有丰富的发展空间, 同时对艺术文创产品实践教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具有创新意识和商品意识的综合创意人才有利于艺术文创的可持续发展。以传统文化创新与多学科交叉的整合创新教学模式为导向, 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实践能力,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陪瑶, 吴余青.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的现状分析[J].湖南包装, 2017, 32 (1) :52-55.
        [2]张艳萍.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20):121.
        [3]吴雪婷.徐州小学美术教育中公共艺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及思路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16):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