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青梅
山东省东明县第二实验小学 274500
摘要: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培养的主要能力,除了必须要展开的习作课以外,教师还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不但能够帮助他们构建良好的语感,还能够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应用字词以及句子,让他们学会利用文字展现自己,表达自己。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融入课堂小练笔的形式展开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养成随笔写作的习惯,来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本文将简述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事业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教学策略
引言:写作是一个自主创作的过程,传统的应试教育过度的强调了写作的目的性,泯灭了创作过程中的自由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无法得到提升,他们也无法真正成为一名能够写出好内容的作者,系统性的写作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想要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让创作更加自由,解除掉写作过程中的限制,通过课堂小练笔的方式,让他们更加自由的创作。
一、提高学生练笔兴趣
小学时期的学生,大多较为贪玩,并且是厌倦于大批量写字的,他们大多不愿意投入到文字训练当中[1]。而普遍的课堂随笔,其内容较少,并且具备一定的自由性,教师不妨将课堂随笔的优势应用起来,通过激发学生练笔兴趣的方式,让他们降低对课堂随笔的抵触心理,能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自主进行课堂随笔。首先,教师需要考虑到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中的弊端,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的避免一板一眼的讲解,过度系统性的教学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倦怠心理,因此要尽量避免过于严肃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对某一篇课文进行讲解,甚至可以从课文的创作背景入手,通过该种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中所潜藏的魅力,让他们对课文中的内容产生向往,进而愿意通过随笔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向往。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教师就可以从抗日战争入手,为学生讲解抗日战争时发生的故事,比如九一八事变事变、平型关战役、南京大屠杀等等,先以故事营造气氛,由气氛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倾听教师描述的过程中,了解抗日战争的惨烈,带动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爱国情绪。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将自己对战争以及侵略的愤恨写下来,让他们通过抒发情感的方式,完成课堂随笔,这样,不但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课堂随笔的习惯,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一举两得。
二、适当仿写名家名句
在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中,不乏一些著名文学家的作品,文字中的涵义不言而喻,对文字以及词汇的应用也十分精准[2]。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对字词的正确应用,通过对教材中文章名家名句的仿写,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每个词汇以及句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合理应用,以及其所代表的涵义。然而,仿写也并非是完全的抄写,如若不能明确字词的涵义,肆意的加以应用,不但会失去名句本身的魅力,还会让学生随笔的内容结构过于松散,逻辑也不够紧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时,要注重风格而非内容,学习名家的写作方式,而非对文字绝对的挪用。另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让学生理解每个字词的涵义,让他们进行合理的仿写,并逐渐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例如,《少年闰土》一课,鲁迅的作品大多会对现实进行讽刺,具备很深层次的涵义。教师在展开教学时,自然不必让学生模仿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暗喻现实或者社会现象,教师要更多的让学生学会鲁迅笔下的部分细节描写。
比如课文中对闰土的描写“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让学生尝试着用该种结构与形式,去描述教师或者身边的同学,以随笔的方式,简单的记录下身边同学的长相。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简单仿写“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含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教师不必深究,而是要引导学生利用一种事物去隐喻另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即可。
三、引导学生适当填充
教师在布置随笔任务时,需要切实结合课文中的内容,并且严格控制字数要求,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以及自由完成随笔任务[3]。在小学教材中的课文,或多或少都会有留白的部分,这些部分就是给予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的空间。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合理利用起这些留白的部分,让学生通过随笔的方式,对课文的留白进行填充,并且刺激他们的想象力。另外,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展开拓展内容的教学,将课文中的人物或者故事立体化,在完成阅读活动时,让学生产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想要跟进一步的去探究这个人的结局,或者这个人的长相。除了对人物的立体化处理以外,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在某些层面进行有意的留白,在逻辑基本通顺的情况下,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漏洞或者欠缺,加以填补的同时,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4]。对课文留白的填充,往往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随笔的兴趣,并且其自由性,也能够有效避免他们对该种活动的抵触情绪。
例如,《草船借箭》一课,教师可以在课前推荐学生去看《三国演义》的相关书籍或者电视剧,让学生对各个人物有一个大概的理解。这一过程,虽然学生已经大致了解到了“草船借箭”故事中每个角色未来的故事以及最终的结局,但是通过学生对《三国演义》的简单理解,每一个角色都会变得更加的立体。这时,教师就不妨让学生大胆的对“草船借箭”进行续写,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如若当天没有起雾,该怎么办?”“周瑜是否还有别的方法解决掉诸葛亮这个孙吴的大威胁?”通过提出这些不确定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完成随笔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学生必然会对某一角色产生别样的情感,而这些情感就是推动他们随笔的动力。通过对古人形象的揣测,渴望历史能够如同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也便为续写提供了动力。
四、鼓励学生多写批注
写作并非是字数为上,实际上,一篇文章,结构紧密,逻辑清晰,能突出核心内容即可。对于校学生来说,想让他们构建长篇大论,并且保障紧密的结构与逻辑显然是不现实的[5]。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抛弃对字数的限制,让学生对不同的字词甚至是路边见到的一件事进行批注,写下自己的看法,真正意义上突出课堂小练笔的“小”。通过随时随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并且记录于纸上,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对教材中相关文章的随笔写作以外,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带领学生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以及随笔写作,写作的内容可以不加限制,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随笔写作。通过该种方式,引导学生养成随笔的好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写作应当是自由且轻松地,如若教师将其当做一种提分的工具,最后的结果只会背道而驰。通过课堂小练笔的方式,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更自由、随意的进行写作,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巧珍.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250.
[2]黄玲.随“文”而“练”——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探讨[J].华夏教师,2020,06:28-29.
[3]郭敬宇.夯实阅读课堂的基石——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阅读小练笔的几点尝试[J].才智,2020,11:35.
[4]杨靖业.让课堂练笔点亮语文课堂[J].文学教育(下),2020,12:170-171.
[5]张红霞.语文课堂中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文学教育(上),2020,1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