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古诗教学与传统文化渗透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陈少英
[导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传统文化是重中之重

        陈少英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东塔校区 353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传统文化是重中之重。教师需要在日常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传统文化和古诗的结合,提高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能力。与此同时,对于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古诗教学方式,也应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古诗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引言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是宝贵的财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通过古诗教学增强课堂上的传统文化氛围,并通过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1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现状
        一直以来,古诗教学在小学的课堂中都是重点和难点。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古诗教学常常是有心无力,原因大概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点是教师在日常的授课中,对古诗的重视程度不高。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以背诵为主要教学手段,没有深入的挖掘古诗中的文化资源,只是一种浅显的知识传递;第二点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略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古诗对于学生而言,常常是晦涩且难以理解的,教师单调的讲解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互动,使学生很快的丧失了学习古诗的热情,也打消了他们对古诗进一步了解的念头。这些往往会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所以,需要教师重视古诗教学的同时探索多样化的古诗教学策略。
2传统文化在古诗教学中的渗透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作为中华文化精髓的古诗,最能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古诗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古神话故事
        古诗中常常会包含一些神话元素,而这些神话元素中的故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古诗教学的时候,可以先将古诗中包含的神话故事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给学生,在吸引起学生兴趣之后,再将古诗内容结合神话故事传授给学生。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古代神话二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女娲补天的图片,并且根据学生之前所接触过的神话故事对图片内容进行简单的描述,帮助学生回忆之前的内容。通过这样的训练方法,既可以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复述能力,也可以强化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整体课堂教学的质量。
2.2传统节日
        许多朗朗上口的古诗中,都有着中国传统节日的身影。诗人们常常在古诗中使用特定的传统节日,表达自己此刻的情绪。

教师在讲授这一类古诗时,应先讲解古诗中所包含的传统节日的具体含义,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难度,还使学生能接受到文化熏陶。举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比如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教师可以选择先讲解重阳节的习俗传统,学生在理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难度就会大幅降低。结合了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教学,既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2.3家书文化
        选入教材的古诗中,有一部分涉及到了与家人或亲人间往来的书信。家书文化以其蕴含的浓厚情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古时,承载着浓浓亲情的家书,在修身、齐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让往来更加方便的同时也使得情谊变得淡薄,一封蕴含深厚情谊的家书显得弥足珍贵。《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便将家书的珍贵展现得淋漓尽致,既体现了亲人在诗人心中沉甸甸的分量,又表现出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盼望家人一切安好的美好心愿。教师在讲解这些时,应该重点描述和渲染这种情感,使得家书文化能更好的弘扬和传承下去。
3如何更好的在课堂中开展古诗教学
3.1启发型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善于启发学生,小学生正是最天真烂漫的时候,教师的启发,可能就是他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适当的正确的启发,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探索的积极性,学生在感受到古诗魅力的同时,会忍不住想要探索其中更深层的含义,也就是古诗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积极的去引导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常被当做重难点的古诗教学变得容易了许多。
3.2讨论型教学
        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过程应当是注重讨论的过程。教师需要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之间的讨论,同时需要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不偏离古诗。小学生的表达欲望通常是较强烈的,观点也是新奇的、天马行空的,教师需要及时的将这些观点展现在课堂上,学生就可以及时交流,相互学习。只有交流和互相学习,才能激发传统文化在课堂上的活力。这种开放式和包容式的讲授方法,可以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课堂中,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古诗教学,既需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又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重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正确的引导,确保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古诗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更好的将传统文化通过古诗,通过节日的传统习俗,通过神话故事,渗透进课堂。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引导学生去认识,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黎强.创新古诗教学 弘扬传统文化[J].  重庆与世界. 2018(10)
[2] 张美珍.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04)
[3] 郭旻.弘扬传统文化 积淀人文底蕴——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  黑河教育. 2018(05)
[4] 刘启亮.浅谈传统文化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J]. 课外语文. 2017(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