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的实施现状及其优化方法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张磊
[导读] 评价作为一种能帮助学生更清晰认知自己水平的方式

        张磊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城实验小学,222100
        摘要:评价作为一种能帮助学生更清晰认知自己水平的方式,随着小学教育的不断完善,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在帮助学生成长方面的价值也表现出来。所以,以下研究将从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的价值出发,思考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在小学教育中实施的现状和优化方法,希望能在未来的教育中提高语文教师评价的有效性,并借助这一评价帮助学生迎接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小学;评价;价值;现状;优化

前言
        所谓评价,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价值判断,以小学语文教师评价为例,这里提及的语文教师评价则可以被认为是语文教师对学生价值的判断。自我国教育体系建设以来,语文教师评价一直都是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至今已经发展、完善了数十年,但就以往语文教师评价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语文教师评价本身俨然出现了偏差,这些偏差不仅会激化学生与语文教师之间的矛盾,也会影响学生对自我的判断。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未来教育中优化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实施的价值
        自核心素养在小学教育中推行以来,传统教育在培育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不足就开始表现出来,为了突破传统教育的困境,小学语文教师评价这一能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举措开始受到语文教师关注。结合以往有关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的研究,笔者以为这一评价实施的价值大都如下:
        第一,能突破传统教育“以成绩论高低”的思维模式。在长时间“应试”思维的影响下,绝大部分语文教师评价学生时都会将成绩、分数作为评判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这一过分功利的评价模式会诱发学生们的功利心,致使他们只追求成绩上的提高,忽视学习过程中的收获,违背这一阶段语文教师评价设置的意义。基于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在课程中的优化实践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语文教师转变以往“以成绩论高低”的思维,引导语文教师从更多元的层面意识到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学生朝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彰显现代教育存在的意义[1]。
        第二,能强化小学阶段教育的素质启蒙效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小学教育的目标都集中在“育智”,这一侧重直接导致了我国学生“高智低能”的问题,不利于他们后续成长,也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建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评价优化、实施在启蒙学生素质上的价值也就表现了出来,相对传统教育模式而言,优化后的小学语文教师评价能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知识学习、储备不足的基础上,明确自己在性格、人际交往等层面的优劣势,为后续学生更好的“查缺补漏”指明方向,进而实现最全面、最有效的小学教育启蒙效果[2]。
        二、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实施的现状
        虽然优化后的小学语文教师评价为现代小学教育改革注入了活力,但由于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在实际教育中实施的时间比较短,致使这一评价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以某小学的语文教师评价为例,笔者认为其问题大都集中在以下两点:
        (一)语文教师仍局限于传统的评价思维
        传统语文教师评价思维时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实施的关键,虽然在过去一段时间小学语文教师评价优化的进程中这一问题已经获得了一定突破,但由于“应试教育”思维根深蒂固的存在于我国小学教育中,所以,仍旧有很多语文教师受传统语文教师评价思维的影响,无法从综合素养的层面开展语文教师评价,影响了这一评价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施[3]。比如,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小学课堂的走访,可以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师评价时都处于比较“纠结”的状态,一方面,想将综合素养作为评价的参考项,另一方面却又不自主的提高成绩在语文教师评价中的占比,影响了实际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师评价的准确性,也为后续语文教师评价数据的应用造成了困难[4]。
        (二)语文教师评价的方式过分浮于表面
        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的优化实施而言,这不仅仅是对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更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一次冲击,所以,对语文教师评价优化的难度是可以预见的。基于这一背景,语文教师评价方式浮于表面的问题就表现了出来,笔者认为引发这一问题的原因大都是因为语文教师优化语文教师评价经验不足所导致的,如果彻头彻尾的实现对评价的优化,语文教师们也需要在后续教育中关注这一问题。以笔者走访的小学为例,可以发现在这一小学开展语文教师评价时很多语文教师都习惯沿用最初版本的语文教师评价方案,并不会结合学生的设计情况对语文教师评价做出相应的改良。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实施环节语文教师评价的针对性,无法收获最佳的语文教师评价效果同时也很难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师评价的兴趣[5]。
        三、优化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实施的方法        
        在未来小学教育优化改革的趋势下,只有与时俱进的推动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发展,才能帮助这一评价彰显出应有的“魅力”。

因此,结合以往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实施的研究,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3个方面推动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的实施。
        (一)突破传统的评价思维的限制
        语文教师作为主导语文教师评价的关键,只有与时俱进的强化语文教师素养,那么语文教师才能尽快突破传统思维对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的影响,实现对这一语文教师评价的有效优化。
        首先,笔者认为学校作为辅助语文教师成长的重要渠道,学校应意识到自己在帮助语文教师突破传统评价思维的重要性,积极地为语文教师提供能学习新知识、交流新思想的平台,以此帮助语文教师以强化自身素养的方式优化小学语文教师评价,收获更好的效果。譬如,学校可以有目的的构建语文教师再教育平台,让语文教师在平台上更系统的了解“语文教师评价”相关知识,同时解决自己在实施语文教师评价时发现的问题,借此实现对语文教师评价的优化;同时,学校也可以围绕语文教师设计一些奖励、考核机制,凭借这些机制调动语文教师们主动提高自己评价能力的积极性,以此推动这一语文教师评价工作的发展、优化,获得更好的语文教师评价效果[6]。譬如,对部分积极主动参与改革、创新语文教师评价的语文教师,学校可以为其提供精神上的奖励(如颁发“优秀语文教师”等),以此点燃语文教师们参与这一评价创新的动力。
        其次,语文教师作为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实施的核心部分,只有语文教师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语文教师们才能以更主动的状态参与到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实施中,推动这一评价的发展。譬如,这一环节语文教师可主动回顾、挖掘以往实施语文教师评价时的不足,探究能解决这些不足的方案,借此实现对这一评价的优化。
        (二)设计因校制宜语文教师评价方式
        在提高语文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理解力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语文教师们也应将灵活、多变的思维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实施中去,基于这一思路构建“因校制宜”的语文教师评价模式,收获更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师评价实施效果[7]。
        首先,在后续实施小学语文教师评价时,语文教师可以从自己所执教的学科出发,为学生设计有学科特色的语文教师评价,以此提高学生思考语文教师评价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师评价实施的效果。比如,在语文学科语文教师设计语文教师评价时,语文教师就可以将优美的语文语句应用到语文教师评价中去,丰富语文教师评价的内容,获得学生的认可;再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语文教师评价为例,语文教师就可以在设计语文教师评价时将数学文化的内容融入到评价中,让学生在拓宽数学知识覆盖面的同时理解语文教师对自己评价的内涵,展现语文教师评价存在的意义,并让孩子们在有趣、有意义的评价中获得成长。
        其次,在后续实施小学语文教师评价时,语文教师则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学校学生的设计情况设计分层的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从小将“脚踏实地”的思维灌输给孩子,提高语文教师评价的针对性,同时为孩子成长贡献扎实的助力。比如,在设计语文教师评价方式时,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将语文教师评价划分为3个层次(即高级评价、中级评价以及低级评价),为身处不同评价层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阶段目标,借此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8]。
(三)整合现行评价,完善评价体系
        在上述优化小学语文教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可以整合现有的语文教师评价的思路,将现行评价思路中值得继续推行的部分和创新的小学语文教师评价部分整合以来,以此获得更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实施效果。比如,在后续优化小学语文教师评价时,一方面,语文教师应明确开实施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的核心,明确时为了什么而设计的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在优化语文教师评价的同时保障语文教师评价的效果。比如,在后续优化语文教师评价时,语文教师至少应明确语文教师评价实施的目标,不仅在于督促学生学习、推动学生成长,更大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领略成长道路上的“风景”,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彰显语文教师评价的意义,凸显语文教师评价的价值;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则明确总结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师评价中应占据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平衡总结性评价和素质性评价,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在后续优化、实施中能兼顾这两种评价方式蕴含的不同优势,从中收获更好的小学语文教师评价效果。
结语:
        综上,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师评价不仅能为小学生成长带来深入骨髓的影响,也能为小学生发展指明前行的方向,所以,本文围绕上述内容进行了阐述,希望通过上述相关成果启迪语文教师后续优化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的思路,推动这一语文教师评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谢峰.做好语文教师评价需着力思考和解决四个问题[J].教育测量与评价,2021(01):15-17+48.
[2]何巧.小学语文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探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8):214-215.
[3]徐倩芸.浅析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的实施现状及其优化途径[J].农家参谋,2020(13):227-228.
[4]贺元花.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语文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16):133+135.
[5]孙曙光.“师生合作评价”的辩证研究[J].现代外语,2019,42(03):419-430.
[6]魏非,肖立志.语文教师远程培训中的学习评价设计:现状问题、内涵意义及优化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94-99.
[7]何阅雄,李茂森,高鸾.语文教师发展视域下的语文教师评价机制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1):107-112.
[8]边玉芳,孙丽萍.语文教师增值性评价的进展及在我国应用的建议[J].语文教师教育研究,2015,27(01):88-95+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