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效应”运用方法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易辉顶
[导读]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人都是需要肯定、激励的

        易辉顶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莲城街道菜子小学 561400
        摘要:经过调查可以发现,人都是需要肯定、激励的,人自身的行为动机会受到激励效应的影响,只有得到一定的肯定与激励,人才能够真正展现出自我学习潜力、发展潜力,由此,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教师也要讲究艺术、技巧,围绕小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特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激励效应”,给予小学生足够的肯定与鼓励,提高小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自信心与自觉性,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的语文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励效应;
        在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要想展现出“激励效应”带来的教育优势,教师要改变以往口头鼓励式的激励方式,而是要真正实现激励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融合,真正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结合每一个学生真实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设定相应的激励方案,让激励教育真正融入到语文教育活动中,这样才能够提高“激励效应”的有效性,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能够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一、在语文教学中树立激励教育理念
        教师要树立学生需要被激励的教育理念,感知到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被肯定、成功,教师的激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与源泉,以此来唤醒、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不够成熟、年龄也比较小,需要来自于家庭、同学、教师的肯定,冷落与忽视会限制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可以设定一些鼓励、期待的行为与语言来感染小学生,让小学生变得更加自强、自立、自信,这样才能够获得最快的成长与进步。同时,在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让激励成为一种教学习惯,“激励效应”成果不是立刻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教师拥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力与耐心,才能够探寻出符合小学生发展的激励理论、激励实践方案。在小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不要急着指责、批评学生,而是要把学生放在一个平等、公正的地位之中,真正围绕小学生的需求、困惑来加以引导,从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样才能够更了解学生,从而策划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激励教育方案,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到教师真诚的鼓励与爱,对于学生的成长能够发挥出一种促进作用。
        二、设立正确的期待,让学生拥有奋斗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期待,让学生能够遗忘过去的失败,对未来、现在充满强烈的自信心,这些都需要教师为学生设立正确的期待,让学生拥有相应的奋斗目标。

在语文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科学设定课堂期待,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相互促进的场所,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实现文本艺术手法、艺术情感、艺术思想的交流,真正让学生实现情感和心灵方面的交流。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进度,以此来设定语文教学方案,并且要形成一种教学期待,表现出渴望学生进步的状态,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上进心,促使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期待学生把话讲清楚、把字写工整。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要期待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每天有一个小的进步,对于学生任何一点的进步与提升,都要给予鼓励与肯定,表现出更高的期待,这样才能够促进小学生去进步。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借助于差别期待来展现出“激励效应”,教师要充分分析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定相应的学习期待,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三、开展激励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要注重把语文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开展激励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掌握文本知识的同时,端正自我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借助于语文竞赛实践活动来渗透“激励效应”,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课堂活动中,通过竞赛实践活动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激发学生不甘落后的学习心理,再加上教师的鼓励与肯定,能够最大程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在语文竞赛实践活动中,对于学生的优异表现,教师可以设定相应的奖励,通过荣誉称号、小红旗、小红花的赠予,激励学生去学习、前进。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于角色扮演活动来融入“激励效应”,让学生结合文章人物角色来进行表演,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知识,还能够在教师的鼓励、激励之下,锻炼自我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主导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形式,而是要真正把小学生作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对象,结合、围绕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定语文教学方案,强化对小学生的鼓励、肯定,提高小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在掌握语文教材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之后的语文学习做足铺垫工作,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青. 让课堂闪烁理性的光芒——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55-57.
        [2]苏春景,高亚男.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烟台市芝罘区部分小学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5,25(03):43-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