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肖玉琼
[导读] 语文是小学生接触系统化语言的重要学科

        肖玉琼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平梁镇中心小学校  邮编:636020
        摘要:语文是小学生接触系统化语言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就是带孩子认识各种文字,形成逻辑性的语言表达习惯,能够培养孩子的语感和逻辑思维。文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见证,学习语文就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完善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需老师不断创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内涵;重要性;渗透策略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一)爱国主义精神传承
        我们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历史传承,为我们创造出拥有民族特色魅力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去发扬光大,传承下去。在传统文化中,一个精神理念核心,永不消失的主题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个精神就是民之心国之魂,拥有巨大无比的凝聚力。在这种精神之魂的指引下,我们国家已经成功步入世界强国之行列。当前,我们国家在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巨大的改变,可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要重视到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强化民族精神的有效渗透,这对于实现我国中国梦有着巨大现实意义。在我国历史文化中,有许许多多的爱国主义精神所存在,针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必须要从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于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教学中从名篇名著中去了解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气节以及人物的高尚品质,以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之需要
        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直拥有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具有顽强拼搏的民族意志,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断战胜艰难险阻,克服种种困难压力,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理念,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之本和民族之魂。针对上述精神,我们应该在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渗透,这是传承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之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秉承小学奋斗精神的目标开展传统文化的教学,有效增强小学生的爱国意识,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外来文化的冲击
        社会发展的步伐特别迅速,信息技术与网络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使得人与时代融为一体。同样,小学生也不例外,时间一久,他们也被先进的网络所吸引,那些来自外国的许多文化也就进入了学生的眼帘。网上这些外来文化的引力较强,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像圣诞节时,到处都有圣诞树的身影,人们都在传送着圣诞礼物,而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却缺失足够的宣传效应。另外,小学生从电视及游戏上接触较多的外来文化,而对于本国的传统文化接触甚少,这种现象对学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他们的头脑中就会被外来文化所占据空间,根本就不利于本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在不少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不够,大大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开展好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首先最为关键的应该是我们语文任课教师自身应具备传统文化的渗透,这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重要前提因素。作为校方,应从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方向多进行广泛的宣传工作,组织语文教师认真领会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充分引领教师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促使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传统教育的渗透工作。

另外,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的综合素养也严重影响着渗透教育的效果,事实中,就有不少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缺乏传统文化的综合素养,结果造成在开展传统文化渗透教学时困难重重,所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综合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语文教师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综合素养的途径有很多,可以通过培训及学习这些途径,让语文教师去收获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大大提升师者自身的传统文化素质,以利于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渗透教学。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仔细研读教材内容,挖掘课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这些文化及理念输送到小学生的手中,以更好地完成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全面激发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传统文化知识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这块阵地,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有效渗透。课堂教学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传授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为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传授的时候,尤其是最为经典的古诗词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们教师绝不要只是将书本上的内容传输给学生就万事大吉了,还要找寻课堂教学中较为有利的时间,给小学生讲授一些与书本内容相关联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知识。比如,讲到杜甫的诗时,可以为学生描述一下关于杜甫的一些爱国事迹,以加深学生对爱国诗人杜甫的深刻认知。这样既可以增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给予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又可以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输送到学生手中,以此来引发小学生浓郁的语文学习兴致,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语文课下组织实践活动
        小学生课余时间相对较丰富,我们语文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利用小学生的这个充裕的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去进行一些适宜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得小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获取到精神食粮,帮助学生更高层次地去领略语文所具有的魅力的同时,加深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比如,我们可以借助当今先进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到网上去搜集一些名人趣味故事,定期为学生创办一些与传统文化相联系的活动内容。像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经典故事演讲、古诗词朗诵等比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让学生沉浸于娱乐活动的同时,又可以近距离地接触传统文化知识,真实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这种方式,使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语文知识的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的阅读兴致及学习兴致就会被激发出来。
(四)课外倡导阅读传统文化书籍
我们可以为小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书籍,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缺乏选择的能力,我们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为他们选择一些故事性较强的传统文化书籍去阅读,对于那些具有高深知识的传统文化书籍且不适合小学生去阅读。在学生课外进行阅读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在阅读之后做好读书笔记,写下自己阅读文章时的真实感受。通过这个途径去引导学生由读书而丰富学生自身的语文知识,与此同时,还可以助力学生去有效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指引学生去进行多种题材作文的成功写作。杂志或报纸也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资源,在一定的时间里去安排学生进行课下自由阅读,以课外阅读这个有效途径来抓好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这些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根”与“魂”,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弘扬与传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新课程标准下目标要求,更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头脑中应该拥有传统文化的渗透理念意识,深知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努力探寻适宜有效的渗透教学策略,从不断拓宽小学生语文教学视野着手,为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玉萍.浅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17.
[2]陈佳美,杨军,高延平.语文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与策略[J].汉字文化,2018(17):54-56.
[3]杨福.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探讨[J].学周刊,2019(02):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