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 王治学
[导读] 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高中语文逐渐遭受到了边缘化的对待

        王治学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  德州市 253500
        摘要: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高中语文逐渐遭受到了边缘化的对待,普遍的高中生都认为语文学习难度不大,只需要进行死记硬背的记忆就能够取得一个好的分数。虽说当前很多学生语文分数都相对优异,但是学生却缺乏创造力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力。语文教学追求的是学生循序渐进以及长期积累的一个过程,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积累与学习,是一门及格容易得高分难的课程,正是语文教学这一特点造就了当前这种教学局面,对此,教师就需要运用更多的科学方法来加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要确保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语文素养能够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需要在教学改革中关注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改革路径,借助科学的教学手段,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打造一种开放探索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以推动高中教学改革的步伐,积极响应国家新课程理念下的号召。
1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渗透不够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师应不断拓展资源,实现课内文本与课外补充内容的相得益彰,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目标的落实创造有利条件。但事实上,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教师的语文课堂始终以文本教学为主,鲜有补充、少有拓展,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还无法顺利落实语言素养、审美素养、文化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以丰富的,且思想性、科学性与趣味性较强的课堂内容为引领。但事实上,很少有教师能够有效选择教学内容。
        1.2高中语文教师未能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程标准已经在教学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因为传统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十分深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应试教育理念已经在教师的心中打下了坚实的烙印,让教师已经习惯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一时之间无法彻底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枷锁,仍然将自己视作课堂的主导者,通过填鸭式教学的形式开展教学。然而,事实上,采用此类教学手段会对学生的长久发展造成极大的限制,让学生难以消化所学的知识,不能建立对于知识的深刻理解。对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展开分析,发现其原因在于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并且没有充分关注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他们通常认为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因此无需开展课程改革,更无需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教学。由于受到错误思维的影响,让高中语文课堂变得十分枯燥,导致课堂创新性有待提升,限制了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日常学习带来了非常多的困扰。
        1.3高中生语文学习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学生大多认为背课文、做题、写日记、周记,写作文,读书等就是学语文。总体来看,学生学习语文似乎仅仅局限在教材、课本等手头资料上,局限在课标要求的背诵篇目上,之后做些习题巩固知识点,便觉得语文已经学完了。这样狭隘的认知限制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什么是语文?怎样学语文?其实,语文就在我们身边。语文并非仅仅是课本上的,并非仅仅是陈列在书架上的,并非仅仅是存在于练习题中的。语文说出来是动人的语言,写出来是艺术的文字,吟出来是优美的诗词,绘出来是令人神往的美景。

而这一切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用一份真情去领悟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2.1学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高中语文课堂中需要学生学习知识点比较多,而知识点又比较松散,需要学生自主总结重点学习,但是学生往往会避重就轻忽略重点,就导致课堂中学生学习效率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做出相应措施,教师提前把本节课重点内容总结到学案上,并在学案中设计好学习步骤和课堂小结训练习题。在上课期间把学案分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结合学案进行学习,并把学案中填空补充完整,教师把学案回收上来通过学生学案完成程度来了解学生本节课学习情况,针对学生薄弱地方在下节课做重点讲解。
        例如,在讲解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课《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中,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学案,在课堂中把学案发给学生,教师先给学生时间把学案前段部分名词解释补充完整,结合课下注释,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教师再带领学生根据学案安排学习步骤对学生进行教学,带领学生翻译本篇文言文,赏析文言文中优秀语句体会意境。教师在讲完课后让学生自主把学案中重点内容在课本中做出标记和摘抄,让学生把学案最后课堂小节完成,通过做习题来检测本节课掌握情况,针对不懂地方可以及时向教师提问解答疑惑。教师把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中运用,让学生能够抓住重点学习,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2.2开展鉴赏活动,唤醒对文学的热爱
        语文是汉语与文学的复合体,文学作品就是语言艺术化地组织和创作的产物。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其宗旨是满足人性的需求,让学生体验文学的愉悦和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力提高打好基础。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章都是文学经典,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教材为根本,带领学生开展审美鉴赏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唤醒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如在学习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新诗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新诗,如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让学生诵读诗歌。然后,再让学生分析诗歌写景、抒情的方法和路径,如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暗喻、拟人、移情、夸张等手法,将这些写作方法杂糅到一起,可以使诗歌更加灵动。接着,让学生分章节赏析诗歌,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诗歌,让学生就“融情于景”的作用和途径进行讨论,开展合作学习,并结合诗歌去写作,为学生在写作时做到人笔合一打好基础。
        2.3综合运用多元教学模式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其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的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要带给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实际的教学情境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并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互动、情境、讲授以及交流的形式,这是现阶段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条件。同时,对于如今这种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情况而言,高中语文教师也必须要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要紧随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开展现代化以及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正确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注重从多个方面入手,需要积极的实施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与优化工作,要注重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在课堂教学之中,多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并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以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成长,这样才能够达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君.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1).24-24.
[2]温传平.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苑教育,2012,(14).32.
[3]夏秀莲.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1):0148-0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