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王波
[导读] 过去的初中语文教学只知道单纯的告诉学生一些历史故事

        王波
        吉林省前郭县乌兰傲都乡蒙古族中学,吉林前郭131124
        摘要:过去的初中语文教学只知道单纯的告诉学生一些历史故事,让学生去简单的欣赏一些好的文章,根本没有培养学生的思考学习能力,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而现在,在初中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在授课时,要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文章,要知道这篇文章的主旨,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要清楚文章分为哪几个部分,知道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要学以致用。初中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应付考试,语文与国家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学习语文,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言;思考
        引言: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有点枯燥乏味的,它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去积累。核心素养在语文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知道该怎么样去学习,而且也和现在国家的素质教育相契合。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学生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要培养好每一个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授课时,要让学生自己独立去理解文章的意思,要让学生知道哪个段落再讲什么,清楚文章的结构层次,知道作者最终想表达的含义是什么。要让学生学习文章里的好词好句,知道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积累,然后学以致用。
        一、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语文的学习,需要学生主动,它并不仅仅只是依赖教师简单的教,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思考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教师每一堂课的引导培养,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学生花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去感受文字的魅力。教师可以在每一篇文章学习之前,先给学生提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下这几个问题:①为什么文章叫做秋天的怀念,作者怀念的是谁?②思考课文里作者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③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知道作者对生活态度发生变化的语句?④清楚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比起爱花更爱儿子?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这篇文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也能培养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的能力[1]。然后教师也可以找几个学生去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

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史铁生的写作手法去写自己的母亲。这样,学生就能够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都运用到实际中来,培养了学生对于文字的乐趣,知道文字的奥妙,能够更加主动的去学习语文,主动去思考。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学生花时间去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2],不能仅仅只是看书,要有思考性的学习。核心素养最能体现的就是良好习惯,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要把遇到的好词好句,主动摘抄下来,做好笔记,哪些位置没有看懂,哪些位置感受最深。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在初中,以后高中,甚至是有些大学专业都有涉及,所以初中生这个阶段尤为重要。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教师的重要性不在于教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篇文章——“唐诗五首”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不认识的字,不知道的词语,以及写得好的句子积累下来,就比如里面的一首诗“野望”,学生可以积累描写景色好的诗句,并思考运用的手法,学会自己使用。语文的核心素养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只有培养好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让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不会产生厌倦疲惫,为以后漫长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短时间内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比起教,教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去阅读。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只拘泥于语文这门课,也并不拘泥于课堂,平时学生课外书时,看文章时,都在无时无刻的学习语文。所以,教师一定要培养好学生的阅读习惯,要在课堂上融入核心素养。现在的素质教育,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去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
        三、结束语
        语文的学习过程不是短暂的,它是长期的积累。语言文字与国家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学生学习的不仅仅只是语文这门课程,更是学习国家的传统文化。不仅如此,语文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就比如,一个人说话的方式就可以体现他的语文水平。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语文的学习,在课堂上融入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好的习惯,让学生爱上语文这门课程。语文的核心素养,在于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去学习,是否有好的学习方式,是否能够独立思考,是否能够学以致用。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学习。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做到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在课堂上去培养,让学生学会主动去学习,去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林雪明. 核心素养下培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11):99.
[2]罗志平. 拨响阅读思维之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 散文选刊:中旬刊, 2019, 000(009):P.236-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