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丽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第六幼儿园,137000
【摘要】由于幼儿的思维模式都处在比较直接的行动思维向具体化转变中,对于数学这门既抽象又需要很强逻辑性思维的学科,幼儿园的幼儿还是没有概念的,但是早期培养幼儿们的抽象逻辑思维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促进他们大脑发育,提高他们从小对事物的思考能力。通过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开展数学教育生活化与游戏化是一个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比较符合幼儿园小朋友的学习特点,下面将从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开展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进行讨论。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
引言;生活中处处都与数学有关,在幼儿园的教育中,要想让幼儿学会数学,首先得让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字有所认知,从数数开始了解数学,然后将生活和游戏融入到数学中,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的变通能力和提高他们灵活度。
一、教师运用生活化与游戏化的语言,帮助幼儿深层次地理解数学
同样的语言,不同的语气,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则截然不同,教师应运用具有游戏化和儿童的语言方式,将想表达的内容具体化,表示出来给幼儿看,比如说通过数数字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教师首先要教会幼儿数数字,从一数到十,也就是我们的十个手指头,数1就将一个手指头伸出来,数2就伸出两个手指头,以此类推,一直数到十,那么十个手指头就可以用从一到十的每个数字进行表示了,通过这样耐心的给幼儿讲解,才能让他们对数字有一个初步的概念,让他们从认知数学开始,进而慢慢地学会运用数学,将数学生活化。
通过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理解数学,每个物品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那么要怎样将他们区分开来了,比如说苹果是圆形的,猕猴桃是椭圆形的,把两种水果带到课堂上让他们根据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的不同,来区分开苹果和猕猴桃,形成认识事物的概念,知道它们除了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外,颜色还不一样,这也是帮助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师创设具有生活化与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幼儿深层次地感受数学
如何才能让幼儿更好地对数学进行感知,老师要培养幼儿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和观察事物,用数学语言进行沟通交流。老师先让幼儿把看得见的物品用数字先表示出来,比如桌上有一组物品:三本书,两支笔,一个橡皮擦;接着老师将另一组物品表示出来,有四盒油画棒,五把剪刀,通过语言和幼儿进行数字交流,让他们勇于将看到的东西通过口头表述出来,进而加深对事物的印象,这样幼儿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字,这样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去进行幼儿数学教学。
实践生活化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模拟的方式对生活场景进行重现,让幼儿可以在情境中进行学习数学的思考,使得他们学起来轻松真实。幼儿都比较喜欢的动手游戏就是:搭积木,然而在搭积木的过程中,他们首先要思考先用哪个工具然后下一步又是怎么样的,这整个过程都是在锻炼他们的大脑思维能力,所以在幼儿的大脑中首先要形成如何构建积木过程的意识,大脑中进行过滤,通过一步一步操作的过程来完成作品,最后完全掌握搭积木的技巧。这些都满足了幼儿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还展现了他们的成就感,实现幼儿可以快乐学习成长的目的。
三、教师提供实用的操作材料及丰富的教具,帮助幼儿深层次的感知数学
数学是一门贴近幼儿生活的学科,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把生活数学化,所以需要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掌握发现学习数学的方法,将数学合理运用,只有幼儿自己发现的,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也更容易掌握数学的奥妙和规律所在。在通过教幼儿认识分、角、元的时候,可以设计一堂非常有趣活动课。先教会幼儿认钱,告诉他们分、角、元之间的关系,然后让他们拿着100元钱去买书,让一个幼儿扮演销售人员,有漫画书、卡通书
等,漫画书卖20元,卡通书卖10元,其中一名幼儿买了一本漫画书和卡通书,那么扮演销售人员的幼儿应该找回买书幼儿多少钱了,通过幼儿们亲身体验这个过程,不仅让他们知道了买卖的经过还学习到了如何使用钱的技巧,锻炼他们数学中对加减法的运用。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发现原来找零钱是那么的有趣,可以用一张换几张,从而对数学的规律进行思考,发现奥妙所在。让幼儿懂得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关系,比如,教幼儿区分不同事物的颜色,在幼儿学画画的过程中将五颜六色的蜡笔用到不用景色、不同水果中,比如画一幅山水画,那么河水是什么颜色的树木是什么颜色的,花朵是什么颜色的,让幼儿根据不同的东西描绘不同的颜色,从而增长它们对不同事物颜色的认识。
四、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游戏化,易于幼儿学以致用让幼儿懂得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关系,比如通过开展连线找作品游戏,老师把各种小动物的图片收集起来,让幼儿们根据它们不同的生活环境进行连线,鱼儿生活在水中,将鱼儿与河水进行连接,羊儿生活在草地上,鸟儿在天空中翱翔,人们行走在陆地上等等,通过这样的连线学习,可以让幼儿们充分认识各种动物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加深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让幼儿们学会如何比较多和少、大与小,比如五根粉笔和五根铅笔,老师用了一根粉笔,然后问幼儿现在是粉笔多还是铅笔多,让他们去数数比较,拿出一个西瓜和一个橘子,让幼儿比较事物的大小,这些都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让他们在每一天的生活中轻松的学到知识,掌握方法。
五、在运动中学数学
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有计划性的开展相应的数学游戏节目,让他们体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让幼儿进行操作来亲近数学,比如在学习中开展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由两位老师分别负责扮演大母鸡和老鹰的角色,其他幼儿扮演小鸡的角色,看最后老鹰抓了多少只小鸡,就让幼儿将小鸡数目数出来,在这样的游戏开展过程中,不仅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母爱的力量还可以在自我实践中学会保护自己。让幼儿在体育运动中掌握数学知识。例如:“拍皮球”这项体育活动,可以在游戏内让幼儿一边练习拍球一边数数:“拍一下、二下、三下……”从实践中证明,幼儿园的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游戏化不但可以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气氛环境中获取知识,还培养了幼儿开发脑力的潜能和有助于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让幼儿百学不厌。
总结;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一直在改变,从最早的正规课堂教学,到现在游戏化、生活化教学的转变,这是对教学的一大突破,让幼儿可以在生活中感受数学、运用数学,以助于幼儿更轻松的领悟数学的抽象关系,这需要广大幼儿园的教师们不断创新思路,掌握教学新模式,将他们更好的运用到培养幼儿数学学习中去,让幼儿学起来有激情有兴趣,让幼儿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开发,为培养祖国未来的人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培,薛,张战勇等.提高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有效性的思考
[J].才智,2014,(31):210-210.
[2]王银玲,凌柏玉.关于幼儿园数学探究活动内涵和基本特征的探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6,(6):36-39.
[3]王秀妹.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J].新课程·小学,
2014(4):17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