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的教学切片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江晓茹 宋奇
[导读] 依据我国传统的课堂流程及结合新课改精神

        江晓茹    宋奇
        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一、关于教学技能切片的框架(摘自 魏宏聚,杨润勇,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研训)
        依据我国传统的课堂流程及结合新课改精神,在长期的教学实践研究中,总结出如下“切片”框架:

        二、课堂环节切片
        1.教学目标的设定
        试卷讲评课,教学目标的设定主要在于习题内容的设计或选择上。本张试卷出题内容主要围绕刚刚结束的必修一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重难点和易错点知识进行。其中试卷习题选择涵盖 易错点:摩擦力是否存在、大小计算、方向判断;重点:用到正交分解知识解决的受力平衡问题;难点:用到整体法和隔离法解决的组合体问题以及用到平行四边形定则解决的力的动态分析问题。
        另外笔者主张对于习题的选择,除为练习熟练程度、巩固双基而必做的一本教辅之外,要求学生做的其他习题都要有针对性。
        除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目标,笔者还通过展示答题卡环节来实现情感价值观目标。
1、情景创设
        对于试卷评讲课,学生都比较关注对错和分数。鉴于此,我先按照大部分学生水平界定试卷的难易程度,再简要评述试卷考察的主要知识点以及所需要用的方法,先让学生对于本次试题整体情况有个感知。
        其次,通过多媒体展示答题卷情况和错题统计。针对答题卷,按照共性问题进行分类展示,本次授课展示四类:惨不忍睹型;先写后思型;偷工减料型;赏心悦目型,旨在强调论述题规范性,强调步骤,并辅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至于错题统计,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自己知识掌握情况,一方面给教师直观反馈便于了解学生。
2、学习目标呈现技能
        教师引导学生对试卷习题进行分类。

教师指出考察知识点和所用解题方法,学生找出相应的题目,并呈现在黑板上,如下:
        考察摩擦力性质的:2(大小)3(有无)4(大小)8(方向)
        力的正交分解:7、10
        组合体问题:9
        平行四边形定则:5、6
        结合习题难易程度及错题统计情况,最终确定需集中解决问题即学习目标:6,(7,10,)8,9五道题
3.师生互动技能
        本次授课师生互动技能主要通过师问生答、教师交代任务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提示方法学生思考形成思路、学生展示合作学习结果教师评价补充等方式来实现的。并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一、教师引导学生对试卷习题进行分类;二、师生再次共同回顾集中问题所考察的知识点和适用的解题方法;三、教师布置思考任务,学生思考讨论形成对问题的思路;四、教师与学生一起互动,分配解题任务到各小组;五、学生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其余学生质疑、提出不同解法,教师做必要补充和纠正。
3.小组合作技能
        本次试卷评讲,小组合作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次小组合作发生在师生将题目进行分类,已确定需要集中解决的五道题之后,而前提是教师已经对本节课进行了两次做题方法的指导(其中第一次发生在简评试卷的时候,第二次发生在要求学生对题目进行分类之时),要求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用指导方法理一下各题做题思路。该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所有的问题都有整体把握,以确定经提示之后自己是否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对于有障碍的题目做到心中有数,在下环节进行的试题评讲阶段着重听讲。
        第二次小组合作发生在第一环节之后,师生将每个题目的讲解任务分配到有对应解决能力的各小组,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思路清晰者有些负责写出详细解题步奏,有的负责帮别的同学理通思路。最后协商选出过程最完美的解答,交由教师拍照上传,并选出负责讲评的同学。
3、教学结构安排技能
  主要分为 环节:试卷简要评析——答题卷展示——提示方法,分类题目——交流讨论,理清思路——分配任务,小组合作——成果展示,教师点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举一反三,授之以渔

4、教学重难点处理技能
        主要结合考纲和学生错题统计以及学生对完答案之后对各题目的感知反馈,来确定重难点。
        至于重难点的突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我会先指导学生分析每类题目的结题方法,将题目进行分类,先通过教师提示和生生讨论帮学生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然后,通过任务分配,将每道题的讲解任务对应分配,经小组间讨论成熟之后,各组代表进行展示,教师和其余学生进行点评、补充,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积极参与下,学会解决同一类问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