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付延喜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付延喜
        济南市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   山东省济南市   251400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学生则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善原有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在传授数学 知识的同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锻炼自己的学习综合能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几种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 体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准确定 位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学引导者的作用,将传统的沉闷的 教学环境和被动式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改善, 注重发挥学 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能否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师生关系 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传统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教师单独教学, 学生单独学习,师生之间比较陌生,师生之间的关系通常表现 为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 一谈到教师,学生大多表现 出畏惧的情绪,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是压抑、被动 的过程。 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不利的影响,对 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在新课程 改革的大背景下, 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不适用于现有的教学 理念, 教师与学生已经成为教与学的统一体。 在初中数学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平等,要做到放下姿态, 学会与学生交朋友,在交流的过程中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对话。 再有就是需要做到民主。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作 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其学习首先是第一位的。 教师应该积极 发挥教学引导者的作用,走下讲台,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 间进行提问,鼓励学生勇于质疑,积极发表自己对于知识或者 问题的见解,甚至挑战教师,这不是对于教师身份的质疑,更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最后就是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和谐。 教师在日常教 学中需要认真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了解学生的性格与学 习特点, 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入 手, 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还能够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 氛围。
        二、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阶段,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对新鲜事物 好奇的阶段,也是建立数学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 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探究的意识,在专 业数学指导下, 鼓励学生对于自己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提出来,并自主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探究,分析其中自己不会 的地方或者掌握不够熟练的知识点, 并自主寻找具体的解决 办法,最终解决问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也经常会 提出问题, 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是遇到问题一点不思考就问同 学、问老师,或者直接上网寻求答案。 要知道网络的出现是极 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但是也需要正确地利用网 上的信息和习题答案。学生应该在提出问题之后,独立进行思 考,实在解决不了,就可以与同学进行讨论,分析其中的考点 和知识点,反复推敲,在与同学和教师的沟通过程中掌握解题 的方法和技巧, 形成自己独特的数学逻辑思维。 初中阶段是 学生开始建立数学模型的阶段, 教师要在鼓励学生积极提问 的同时,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掌握一类数学 题的解题办法和技巧,将数学知识建立一定的架构,有利于学 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 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 力。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也就会很好地体现出 来,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注重生活与实践的引导,开放学生思维
        知识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 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充分地应用数学知识, 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初中数学知识在表面上看着比较抽象,但实际上 与生活还有密切的联系。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除了好奇心强 之外,思维也很活跃,甚至富有创造性。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充当一个组织者的角色,与时俱进, 将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 中,设计生活性的数学问题,或者将教学内容转变为生活中常 见的场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 解。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因为涉及自己的日常生 活,在解题过程中就会有很好的熟悉感。 另外,将数学问题与 实际生活相结合,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将抽象的数学知识 形象化,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数学 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不仅能够很好地体会 到解题成功的喜悦,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可以从根 本上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还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 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调动学生的数 学学习的积极性。
        四、开展游戏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性, 教师除了营造一个良 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之外, 在教学方式和手段方面也应 该有一定的创新性,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程 度。 其中,游戏教学在当今教学活动中是一种比较新颖和受 欢迎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在课 堂中引入游戏教学,在为数学教学增添活力的同时,还 可 以 利用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课 堂教学 活动的 设 计 过 程 中, 教师首先应该利用日常对学生 的沟通和了解,设计与学生的性格、学习以及兴趣爱好等相 符合的课堂游 戏, 因为游戏教学首要的目的就是吸引学生 的专注程度,减少学生课堂中开小差的频次,引导学生在玩游 戏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 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 意识和能力。
        五、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
        对任何一门课程学习的过程,都是一个对事物有认知、产 生理解并进行掌握的过程,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一样的。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 作,让学生做自己的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自己 亲身经历的事情印象才最深刻,因此,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在 课堂中积极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 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去解决问题。 教师在备课 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心中有数,设计一些问题导入,在课堂中演 变为课堂的组织者,把握好课 堂 实 践 教 学 的 进 度,调 动 学 生 对于问题解决的积极性, 在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思 考,积极实践,在实践中更深地理解数学定理和概念,掌握数 学理念,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让 手和脑都尽情地发挥,得到发展。 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可能会 有学生出现问题,这时教师也应该积极进行引导。出现错误或 者问题并不是坏事,正 所 谓“失 败 是 成 功 之 母”,因 此 教 师 要 积极鼓励学生敢说、敢 做,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除此之外,在课堂中进行 实践活动,可以改善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氛围,提高初中数学的 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彦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 育,2019(8).
        [2]李生生.网络时代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刍议[J]. 青海教育,2019(11).
        [3]王有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 育,2019(18).
        [4]余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初探[J].数 码 设 计,2019 (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