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 成慧婷
[导读] 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成慧婷
        单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中心小学  邮编:321000
        摘要: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生熟悉新知识、形成技巧、开发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在数学教习阶段,特别是在毕业班级中依然设有大量任意操练、呆板多次题海战术的现象,这极大的打消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也深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全方位成长,所以尽心计划练习内容,增强教习效果是我们必需深切探究的关键题目。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练习
        引言:小学数学练习课是有组织目的的活动对学习和的影响不能轻视,对于小学习者巩固知识点,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高年级学习者执掌了很多数学基础知识,所以对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习题课计划须要更加看重实际效果,但许多小学数学高年级老师在习题课的设计时,练习课的主要安排安插为大都是数学习题,然后直接针对开展讲授这类无聊的习题课,会给很多高年级学习者带来对数学的抵触心理,降低主动性,最终降低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对学习者的学习十分不利。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练习课教学方法单一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大都不会给太多练习题,练习题出题模式老旧,很多都是直接讲解课本或者统一购买的练习册上的题目。同时在教学时,老师这让同学机械性的做题,等到同学做完题后,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答案敷衍了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达到教学收益,还会导致学生在心里形成厌烦的情绪,大量的重复不利于数学的学习。
2、 练习题型针对性不强
        小学高年级是小学低年级和初级中学的关键过渡期,老师在习题课的选择上缺乏针对性,在符合高年级学习知识的同时,对低年级和初中知识缺少关联渗透,学生不了解数学学习氛围分多个阶段,并且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3、 练习课效率低
        在操作练习的过程中,老师太过注重和依托完成讲习目标和讲习任务。忽略了学习者真正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因此,老师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使学生可以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点,而不是不懂装懂。
二、提高数学练习课效率的策略
1、 增强趣味,精心设计
        老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小学学习者心理发育还不太成熟,很易于受到外围新鲜对象的影响,在学习时容易发生分心的现象。把练习题讲习气氛弄得轻松活跃,加强教学的有趣性。在练习课上制定出“有话要说”和问答的形式,在遇到一些有难度的练习题是采用辩论探讨的形式进行分组回答,让每个同学都能说出自己对解答题目的看法,让每个同学都加入到课堂练习中,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用这样的形式然学习者从心底里喜欢习题课,不再觉得枯燥,提升学生的就学兴致。


比如,在数学习题课上,老师给出一道思考题:“现在有七粒糖果,要把它们发给六个学生,各个学生要分三个糖果,该怎么分呢?这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题目,立刻就会抓住学习者的关注点,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老师引导同学们“用七个圆珠代表糖果摆两行,每行摆四个。”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一下来领会“一颗顶两颗”。
2、 加强师生互动,科学练习
        老师应该加强和学习者的沟通和交涉,领会每个同学的就学状况和学习心理,把每个学生作为主体,和他们做朋友,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改进知识的接受者对学习的感受,使学生康健成长。老师在出练习题时还要难易结合。习题不该过于巨大,这样可能让学生们丢失数学学习的信念,对练习生出抵抗的感觉;但如果练习题过于简单,也会降低同学们对练习题挑战的想法,不能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老师应该在了解掌握大多数同学的水平之后,针对大家的集中问题把旧知识点和新知识点结合起来,指导同学们提高自身学习水平,实现习题课的最佳效果。
比如,在学习了一个新知识后,可以让同学们给老师出题。在学习2、3、5的倍数特点后,在上练习课时用“之前总是老师出题让同学们做,今天同学们可以给老师出一道题,任意写出一个多位数,试一下这个数能不能被三整除,然后报出你的数字,老师不动笔算就能判断出你的数能不能被三整除,大家要不要试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出题老师做,这样新奇的方式,在每个同学报出数后老师都能又快又准确的说出它能不能被三整除,让同学们产生浓厚的探知方法的欲望,让同学们带着这种好奇听课,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3、 开放教学,培养能力
        从学生那实际情况出发。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往往觉得数学知识难以理解,尤其是解决数学问题更让学生感觉到头疼。因此,数学讲习一定要从知识的接受者角度的现实出发,让学习者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并以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数学攻读中与学习者实践练习联系起来。在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一定要到实际中去运用,这样才能更加深刻理解的和掌握,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直觉头脑不是学生头脑中本身固有的也不是无故想象的,须要老师有意识的供应前提,使用科学策略加以培养,想培育学习者的直接头脑,给学生制造有助于直觉头脑发展的气氛,要有一个活跃生动的教学学习氛围。
比如在学到第十册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之后,把课本上练习题改为:现有长80厘米、宽40厘米的纸张,把它做成一只高为10厘米的长方体无盖纸盒(连接的地方可以忽略),这个纸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答案不唯一)。因为题中给出答案不唯一,所以同学们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很多同学通过拼剪手中的纸得出了集中答案,经过比较选择容积最大的最优方案。
三、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习题的讲习过程中,实现满意的讲习效果并不是一时的事情,老师要努力做好习题课练习题的设计,就要在平常的教学实验中不断摸索,不断反省总结,针对学习者的现实情况,顺应时期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改进传授方式。这须要老师在详细的讲习步骤中,发现小学高年级阶段学习者的长处,针对不同的水平提供不同的防辐射,老师对练习课程内容不断优化,结合实际成成情况,只有提升了学习者的活跃性,才能使练习课效果得到提升。引导学习者改变学习方式,在课上更好地领悟知识,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益妹.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教学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9):93-94.
[2]黄先绪.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微课教学策略探析[J].中华少年,2018(06):83.
[3]姚印辉.小学高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3(10):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