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春
福建省安溪县剑斗中心学校 福建泉州 362412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进行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数学并不是独立于其他学科的,而是与所有学科都存在一定的联系。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要改变原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文章对于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究了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提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能力和素养,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含6个方面的维度,分别是数学运算能力、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能力、符号意识、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数学核心素养不是通过数学教师的灌输式教学获得的,而是让学生自主投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的。
2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2.1 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在传统模式下,小学教师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最关键的内容是教材,所开展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着教材,整个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导致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而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能向教师进行提问,使教师能够和学生进行交流,找出需要进行教学的重点内容,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是有趣的,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困难,从而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
2.2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包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水平、外界环境的影响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够使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将注意力集中到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中,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动忽略外界环境的干扰,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3.1 重视数学预习环节
预习活动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有效的预习活动不但可以让学生提前熟悉数学课程内容,方便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能力。但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数学教师对预习活动重视度不够,有些教师让学生自由预习,有些教师干脆不组织预习,这使预习活动的价值难以有效发挥,也不利于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应当重视预习环节,通过预习导学单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从而让学生的预习活动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数学教师在创设导学单时,要从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培养和要求出发,让学生在完成导学任务单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数学教师开展“简单的数据分析”的教学前,先给学生布置预习导学单任务,如“分析课本38页的统计表,想想可以从表里得出哪些信息?把统计表绘制成纵向条形统计图”等预习任务,让学生以导学单为引导,熟悉课程的主要内容,自己先进行探索和思考,由此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等核心素养。
3.2 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由于几何图形涉及的问题大多和生活相关,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利用现有的条件,设置数学题目,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观察到的信息分析数学题目,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比如,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池,长边靠墙,长度为20米,修建完之后,所建设的池壁长度为40米,求水池的面积是多少?教师可以将水池换作教室或书桌,为学生演示整个解题过程,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演示圆柱和圆锥的展开过程,以及圆柱是如何演变成圆锥的。由于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面积、体积的公式,以及其推导计算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3 教师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解决问题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但是,之前进行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在上课时能够讲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大幅缩短了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时间,甚至于学生没有进行任何的思考,教师就告知学生正确的答案。学生习惯了这一讲课模式后,就不会独立地进行思考,导致学生过于依赖于教师,不愿意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该改变这一现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正确的答案。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水平,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能力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而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学生的自豪感,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快乐地进行数学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在长期的主动学习中,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3.4 开展数学合作活动
合作活动也是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它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活动。在合作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通过协作来完成活动任务,由此也能很好地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也可通过数学合作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首先要做好数学合作活动的分组工作,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控制每个小组的成员人数。合作活动任务则尤为重要,数学教师应当特别重视,在创设任务时应当考虑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考虑通过合作完成任务能否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这些都需要教师提前策划好,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开展“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时,可开展合作活动,创设任务,如让学生以4人为小组来动手拼一拼自己手中的三角形,看能拼出什么样的图形,怎样将三角形的面积转换为平行四边形。在此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协作活动,在探究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等,有效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小学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今后的发展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而且教师在对于小学生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想要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小学生愿意去学习数学,必须要通过各种措施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是有趣的,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进行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国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2020(08):185.
[2] 赵琳.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0(02):84.
[3] 马得林.建构理论下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想浅谈[J].读写算,2020(06):146.
[4] 毛秀娟.浅议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J].才智,2020(06):157.
[5] 王海川.小学数学教学中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式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06):25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