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键 林卡
温岭市滨海镇第三小学 317503
摘要: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求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练习习题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通过教师根据教学重点或难点,选择或设计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开放性或多样性的课堂练习习题,用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提倡素质教育,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数学综合思维力,养成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想要达成这样目的,就需要教师更好设计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用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能力。
一、选择与设计数学练习习题需要体现一定的典型性
让数学课堂练习习题具有一定典型性,需要教师侧重观察生活,洞察学生的所思和所想,才能体现教师选题具有实际性,内容具有活性,学生练习具有趣味性。选择和设计数学课堂练习习题,作为数学教师,既要考虑所学知识的基础性,又要考虑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巩固基础知识前提下,让学生从众多数学作业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教师在完成“圆柱体表面积”这样的所学知识教学任务以后,就可以为学生选择或设计如下这样一组课堂练习习题:1.一种圆柱形的PV材料房顶雨水下水道,它的横截面的直径是15厘米,长是1米,做这样一根房顶雨水下水道管道,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PV管材?2.一位农民伯伯要做一个高10分米,地面半径2分米的无盖圆柱形铁皮水桶,让你帮农民伯伯计算一下,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3.一家储油厂,要做一个高30分米,底面直径是20分米的铁皮油桶,他们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保留整数)
以这样一组数学课堂练习习题的设计,让学生进行习题练习,既训练了基础知识的运用,如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知识和保留整数的知识等,又联系了生活实际,并贴近了教学内容,具有相对的典型性。
二、选择与设计数学练习习题需要体现一定的针对性
当教师要在教学完成某一数学知识时,就需要养成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必要交流或互动的习惯,或者是根据所教数学知识内容的重点或难点,对数学练习习题进行具有一定针对性设计。当然,也要对练习习题的类型要有所改变,不能一再设计同一类型的练习习题,如判断题、辨析题、比较题或改错题等,意在体现练习习题的层次,澄清学生在认知上的错误。对于课堂需要学生练习的习题,要在课前备课时,就应当准备好。
比如,当教师需要向学生教学“质数与合数”这样数学知识时,在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互动过程中,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式的教学互动习题练习活动:大家听老师的号令,让你们怎么做,就怎么做。每位同学要记清自己的学号,我按要求叫出学号,看谁反应的快。1.学号是质数的,举手;2.学号是最小合数的,举手;3.学号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举手;4.学号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举手;5.学号是合数的,举手;6.没有举过手的,这次举手。通过这样互动式的游戏性习题练习,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将学生学习所学知识推向高潮。
当教学内容结束以后,教师再跟进几道已经设计好的判断型课堂练习习题,教学效果将会更好,像1.两个不同的质数,肯定是互质数();2.两个不同的合数,肯定不是互质数();3.各自一个质数与合数,不会成为互质数()等,以这样相对针对性的习题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互质数”,以免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性错误。
三、选择与设计数学练习习题需要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应该说,开放性练习习题的形式,具有多种多样性,像条件型、问题型或不确定型等的练习习题,它们具有答案的不唯一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等特点。选择或设计开放性练习习题,对不同层次学生均有一定训练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结合相对情境而进行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教师当教学完“平方米”这类数学知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一下学校的操场,让学生估测操场的面积,并要在估测的基础上,估算学校操场的实际面积有多少平方米。运用这样的开放性练习习题训练学生,既具有一定灵活性,又能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学生还能沿着不同的思维思路,寻找问题答案,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需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点。同样,教师在教学“平均数”这样数学知识的时候,还可以运用开放性练习习题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教师从班级同学中,随意叫起两名学生,让其他同学观察这两名同学的身高,然后,让大家估算这两名同学的平均身高。这样,就容易引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置于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引导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
四、选择与设计数学练习习题需要体现一定的多样性
相对学生而言,他们比较喜欢多样性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或设计课堂练习习题时,要采用不同的练习方式,以体现课堂练习习题的多样性。像可以设计学生的口答练习形式的习题,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注意力;可以设计笔答练习习题,用以训练学生理解知识和做题的规范性;可以设计学生站到前台进行板演方式的课堂练习习题,用以训练学生公开自己运算过程的习惯,提高学生理解力。练习习题的多样化,相对适合小学数学教学,训练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将每种题型都给予运用,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比如,教师在教学“乘法口诀”这样数学知识时,就可以设计一些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改错题或笔算题等,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习题。总之,既要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要能起到训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主的作用。当然,也可以设计一些更为灵活的练习形式,像练习8的乘法口诀时,就可以让两组学生进行对口令式练习:由一组学生说出“三八”,则由另一组学生回答得数“二十四”,再由一组学生说出“六八”,另一组学生不再说出得数,而要说出两个算式,即“六八”和“八六”。这样,就体现了数学课堂练习习题的多样性,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的学习心智。
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习题的选择与设计,需要教师把握好设计的内涵,并符合当时所教学数学知识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而且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以及练习习题的兴趣,进行选择与设计。
参考文献
[1]王能久.以趣导学——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6).
[2]文雯.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优化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5).
[3]朱红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J].青海教育,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