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志坚 指导老师:赵平
湖北省通城县第一中学 湖北 通城4374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已不再仅仅是讲解知识点,而是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知识技能的水平。结合多年来的经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高效度。当然,这也要求老师更够多花精力,课前认真研究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情况,课堂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同时还要在知识较少的情况下,插入一些有关数学问题或一些提升同学们积极性的讲解互动模式,帮助学生了解和解决不明白的问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难点知识的兴趣,另一个方面是对突破性知识的认真准备,思考突破方法及有效途径。下面我们就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法的运用进行多个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学法;数学问题;运用分析
引言:导学法是一种新的教育手段,能够把复杂、不易用语言表现的,以图形、抽象等方式展示给学生,以其活动、直观和高效的特征,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因为它易于移植,便于修改,可以不断地完美它的效果,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教育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使他们在老师设置的场景中很容易地进入。导学法的教学方式,除了具有专业的技能外,还要学习计算机软件的制作技术,这对非计算机人员而言,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的难度。况且老师的引导、讲授、演示、考核等,还是要依靠授课老师。所以,无论动用哪种教学方法,让同学们迅速高效地掌握知识点,才能达到教学效果。如果是没有让同学们快速的吸收知识点那么这将是最遗憾的,因为没能够达到导学法教学的目的。同时导学法教学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以及实时监督和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这才是导学法真正的关键之处。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法的意义
所谓的导学法教学模式,是指以教材为载体,以导学的方法、老师指导为主,以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完成教育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的老师讲授单纯、学生听话的教学方式,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的老师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一模式下,学生按照教师的设计,认真读完教材,了解课本内容,然后按照课程的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还可以发表他们的看法或观点,师生也可以一起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满足了高中生的思想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又满足了高中学生思想发展,对学生自我发育和自我价值体现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而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自学的能力,自学的习惯,教给他们如何学习,怎么思考,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们老师在使用导学法进行教学时的意义。
二、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的优势
1、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以老师的教学为主,而忽略了学生的教学过程,因此对教育原则的研究多局限于对老师作出规定,而没有指导教学,现代的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两者之间的活动,其中学生为主体,教育过程的主要群体不应该再服从,而应如何调整个性学习的方式。从而满足教学的质量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过程。
2、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
运用各种游戏教学,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数学性的数字游戏穿插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互动性。当学生回答对问题之后,应及时恰当地鼓励学生的进步,这样才可以使学生一直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数学课堂给他们带来的每一次进步,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渴望和学习信心的倍增。最后还可以通过一些奖励的方式,去提升学生们在数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积极回答问题可以奖励一次加班级个人操行分2分。
3、加深师生关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利于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老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关心学生的情绪以及学习的状态,了解学生的最近的学习效率以及对待科任老师的课堂情感等,并且多从学生学习的脚步出发,去鼓励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和成长。
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让他更加的有学习的冲劲。老师有时候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时候也应该多注意言辞,有时候一句话可能会让学生失去信心。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因材施教,不能够一味的使用同样的手段去看待每一位同学,这样才能够加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充分的将导学法在数学课堂上发挥它的作用。
三、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的运用方式
1、创设有趣的提问教学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
问题导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以问题为核心的,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而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在高中数学中,问题一直存在。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符合教学需求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深思,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让学生形成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制定合适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问题思维
导学法最基本的就是让学生自己能够主动的去思考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逐渐的做到,独立思考,合作分析问题的状态。因此老师在实施导学法教学的时候,应该适当的提出一些和数学课堂相关的数学性质问题,同时引领同学们进行谈论以及去思考多种不同的解题思维模式,还可以通过问题的深入理解,让同学们去发现问题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仅可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赢,也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3、导学法教数学课程时通过图文结合
通图像的结合,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当我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基础知识掌握了,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一般掌握和熟练掌握那可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你感觉到自己做题时速度慢,或者独立完成时有困难,可是同学或者老师稍加点拨,那么就说明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扎实,今后就需要多下功夫夯实自己的基础。多做题是有效途径,做题要尽量做历年考试真题,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如果自己做题速度也不慢,但是却很容易出错,不要把这单纯的认为是粗心,这种马虎反映到知识不熟练,自己遇到难题没有思路,一旦有人点拨就能攻克,那么可能是自己思维较慢,通过科学训练是可以改善的。自己可以在解题前多听老师讲解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比单纯的方法还重要。因为思路是解题的灵魂。在看难题的解题过程中也要重视解题前的分析,领会解题步骤中隐藏的逻辑关系。通过导学法和数学课程的结合这样不仅仅可以改变学生的这些习惯还可以使他们数学课的思考逻辑、理解水平、解题思路以及成绩都会更上一层楼。
结束语:
通过导学法与数学教学结合的方式,我们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把课堂上思考问题的实践给同学们,使他们在课堂上就有时间去利用学习的知识点思考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还可以及时的解决学生的疑惑,老师应该随机应变的运用导学法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利用导学法的视听效果和互动性确实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同学们对知识的吸收以及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最后,通过导学法教学的方式,我想说的是作为老师应该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导学法教学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因为导学法在数学上的运用,所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因此本文提出的论点也能够很好的表述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孟. 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法的运用探析[J]. 好家长, 2018(63).
[2]侯建英. 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法的运用探析[J]. 软件:电子版, 2019, 000(006):40.
[3]丁建军. 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12):96-96.
[4]刘东强. 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 606(2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