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辉
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西凉中学 558307
摘要:数学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应用性,学生依靠自身的学习能力很难完成数学的学习任务。开展数学的合作学习,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学生们之间能够相互分享学习的经验,共同促进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模式,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全新的模式,教师指导学生们合作交流学习,学生会对合作学习模式感到新奇,学生就会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也就能够顺利地开展数学的合作学习教学,能够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作用。
一、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合作学习打开了数学教学的新领域,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根据数学教材上的教学内容来设计的教学方案,比较注重一些数学理论和数学公式定理的教学,数学教学模式比较陈旧死板,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不能够完全地理解数学的知识点,影响着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教师是数学教学中的辅导者,辅导学生数学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学生才会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学生们的数学合作学习中,与学生们多加交流互动,这样才能够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有所了解,才能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合作学习需要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们之间相互交流分析,教师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教师的数学教学重心不只关注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也对注重于数学教学的情意功能。数学的合作学习倡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学生只要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数学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达成。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积极地相互交流,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极大地提升。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科学合理地分组
合作学习模式是以小组形式的分工合作原则,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效率,也能够使学生们之间相互促进学习交流。教师应该站在宏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立足于数学的教学实质,明确合作小组的划分标准,对班级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性的分析研究,以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情况作为切入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科学地指导。
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以合作小组的形式为主,小组成员大约是6人左右,小组成员都在各个学科中有一定职位,小组成员的男女比例也是相同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水平不相上下。教师应该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实际学习状况,结合数学学习的情况来科学合理地分组,将数学学习的优等生和差等生科学合理地搭配分组,使每一个小组的数学学习水平能够保持一致,优等生能够带动差等生的数学学习,优等生可以指导差等生数学的学习,共同促进数学的学习效果的提升。教师在开展数学的合作学习教学前,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与其他人合作学习,教师鼓励学生多加积极主动地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多加表现自己的能力,学生就能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也就会有充足的学习动力来学习数学知识,数学的学习气氛也会更加活跃,优等生能够带动其他学生数学的学习,也会指导差等生学习数学,会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学习状态,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也会有着显著的提升。
(二)合理地设置合作学习时间
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开展合作学习也要合理地控制时间,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能够过长,也不能够过短,这都会影响学生数学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数学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数学合作学习的时间,使学生们都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来探索和分析数学的知识,鼓励学生们针对一个数学知识点进行相互合作讨论分析。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分析时间,使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表达自己对问题的建议。相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数学的合作学习会使学生们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无论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好坏,都会参与其中,学生之间会积极地相互讨论研究分析数学的知识点,学生们相互分享学习数学的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有利于教师数学教学质量更好地提升。
(三)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评价也是属于教学中的一部分,良好的评价会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中,教师没有从多方面来考虑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教师开展数学的合作学习,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多加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针对学习较差比较努力的学生,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学习数学,综合性地考虑学生的学习因素,保证评价的科学合理性,发挥合作学习的做大作用。
结束语:合作学习模式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自主积极性,学生能够形成自觉地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数学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数学教学,共同提升数学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沈月萍.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2):45-46.
[2]孙幼端.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0,(A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