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博
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镇中学
摘要:以整体来看,核心素养包括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而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中,则又可以细分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等多环节。而由此可以得知,初中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整体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是锻炼学生实际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技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高强要求,使得各阶段的各学科教师不得不重视起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必须以新课改为依据,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展开高效性的课堂教学。在如此趋势下,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将传统应试教育中培养学生应试技巧和数学水平的目标任务转变为对学生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的发展。只有教师实行此种根本转变,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才能对学生展开多角度教学和个性化培养,才能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构建策略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重视起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应该以核心素养为视角展开教学。对此,作为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就应当充分应用起各种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对良好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并在对其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探究能力的锻炼中,对其信息素养等各种素养进行发展。如此方能推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数学能力,才能在学生数学素养的增强中,达到对高效数学教学课堂的全面构建。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阶段,结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依然深受应试教学理念影响,导致教师一味地以提高学生分数成绩为主进行课堂教学的开展,将与考试相关的重难点知识内容进行单一的灌输讲解,而学生则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一直处于被动式的学习状况,这种学习状态所衍生的学习方法也仅有死记硬背法,致使学生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很难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形成。
(二)教学方法和模式落后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应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加强学生的学习意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过于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数,导致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方式惯用灌输式,将相应的数学知识进行单一的讲解,使学生进行机械式的记忆,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生也自然的认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提高分数,致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没有一定的认知,课堂教学也逐渐形成枯燥、乏味的氛围,从而使得高效课堂的构建一直流于形式难以形成。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营造问题情境,增强学习动力
新阶段的数学知识具备抽象化特征,也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导致课堂教学显得较为乏味单调,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的积极性普遍较低,由此影响到数学教学效果,更给高效课堂构建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初中生处在一个半成熟阶段,此时学生的思维活动当中,既包括形象思维成分,也包括抽象思维成分。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特征,教师要尽可能简化数学问题,把抽象复杂的问题用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借此机会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教学当中,传统的概念教学方法以讲解为主,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抽象,由此影响到了学习和理解的效率。教师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之下,可以改变教学思路,利用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借此引出数学概念。
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学生对此非常熟悉,甚至能够直接跟着唱起来,此时会让教学气氛到达一个非常热烈的程度,而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活跃,此时教师可以抛出问题:这首儿歌我们是否可以唱完呢?请大家想一个数学方法用一句话把儿歌唱完。此时教师就可以顺利引入代数式概念,并带领学生归纳: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
在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也走进了中数学教学的课堂,给我们的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打开了一扇窗户。当然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现代信息技术有其图文并茂的特点,多方位的刺激学生的感官,让那个学生更快的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比如我们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师在上课之前制作两圆关系的模型视频资料,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更加清楚的看到两个元之间的关系,从而能清楚的认识到,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快的掌握。尤其在数学几何的教学中,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能够清楚的观察物品的形状,从不同的方面认识物体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求知的欲望,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进行高效率的数学教学,就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让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化难为易,让学生在理解的情况下对知识进行掌握。当然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发光发热。
(三)重视情境创设,发展逻辑思维
情境创设作为我国当前发展较为时兴的教学研究方法,能够为学生进行提供一个合适的学习参照,促使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分析得到良好地培养,对于核心素养教育的落实有着巨大的促进社会作用。为此,数学教师应总结教学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相匹配的数学情境,为他们提供发散维、推理归纳和知识应用的机会,帮助他们潜移默化地建立自
己的数学知识框架。例如,在“线性方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创设生活形态的数学情境,如“一所初中在贫困山区组织了一次图书捐赠活动,一年级捐赠书籍占40%,二年级捐赠书籍152本,三年级捐赠书籍2本,是每年级平均捐赠书籍数量”。我问的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年级,分别有多少本书捐赠?”然后,教师可在班内组建多个学生数学教学小组,各组不但要有优秀生,同时也要包含中等生和潜力生,以此来构建相互合作学习、相互分享和共同发展提升的课堂教育环境。然后,教师可以指导每个组每年来分析捐书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假设X的方法,找到了答案。最后,教师可与学生一同进行探究将哪个年级捐书量假设为x最好,进而以多样化的求解分析方法,开阔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解题研究思路,促使他们的逻辑设计思维、解题教学能力等均得到一个充分有效地管理发展,为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做好奠基工作。
结束语
当前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发展改变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模式、工作模式、学习模式、生活模式,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养,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需要重点强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在课堂教育活动中要掌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策略,对发展核心素养课程展开深度的开发和研究,全面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模式。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够拥有高质量的数学思维品质。同时,教师还要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中包含了符号表达能力、数学语言能力、数学建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这样学生才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所学数学知识和内容。
参考文献
[1]崔春艳.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
[2]陈遵志.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2).
[3]刘云.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
[4]牛萍.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