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侯爱君
[导读]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纪律意识不强

        侯爱君
        华容县黄湖小学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纪律意识不强,天性活泼、好动,爱模仿,部分学校资源、条件、环境等状况又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因此,对小学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必须从细微处着眼,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的地位和形象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小学生步入学校学习的引导者,班主任的角色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与意义。
一、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作为班主任,就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首先,要对每位学生进行详细了解,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习惯、脾气性格等。只有充分了解了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够在学习中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明白学生的生活需求,并及时进行帮助,使每位学生在学校和学习中能够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所以平时我非常重视家访工作,家访时给家长普及一些现代教育理念,让家长知道在哪方面去教育孩子,怎样教育孩子,并随时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行为。这样,家长和老师的交流沟通多了,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不良行为。在学习中更要对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了解,我一有空,就走到学生中间,主动和他们聊天,玩游戏,倾听他们的心声,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在遇到困难时候能够主动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是过渡期,很多孩子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钟响,不能按要求坐好;上课时,爱在教室中走动,随意性大。我利用早自习、班会课,有时甚至专门抽出时间以讲故事、树标杆、说案例等容易接受的方法让孩子们明白讲规矩、守纪律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守纪意识、利他及利己观念。上课前提醒学生准备好课本、笔、本子;课堂上提醒学生要做什么,不宜做什么。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前期经常提醒、检查,根据学生的表现,树立榜样,及时表扬,做到示范引领、纠偏及时。逐渐养成认真听讲、认真作业、课间不胡闹、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我还将学生在课堂上听讲时精神不集中,注意力易分散的情况,编成儿歌:“小身子,坐端正;小眼睛,仔细看;小耳朵,用心听;小嘴巴,专心读;小脑袋,认真想。好好学习守纪律,争当文明好少年。”让学生牢记心间。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良好的坐姿和学习习惯形成了。


三、善于表扬、鼓励,增添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没有什么比得上得到班主任的表扬与鼓励的事情更高兴的了。学生在回答老师提问后获得表扬,老师在作业本上加上一句称赞性的评语等,这些都能使学生直接获得欢乐,心理上得到成功的满足,这种即可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总表扬、称赞,他们也会遇到困难和是一帆风顺,不可能常获得碍,也会出现失误。如果我们一看到学生成绩不好,就劈头盖脸一通指责、批评,这样只会摧毁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作为班主任,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当学生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体验成功的快乐,也让学生看到自已的能力培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班主任不仅要在学习中进行鼓励,对于生活中的细节也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与鼓励。比如,学生在班级劳动中表现积极的、主动的,回班主任看在眼里也要对学生及时进行表扬,从而起到对其他学生的引导作用。
四、搞好家校联系,做到齐抓共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家校沟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高涨,盼望能经常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情况,期望教师及时把学生的情况通报给家长;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压力大,家长工作比较忙,家校沟通会分散家长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家校沟通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提高家校沟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学生家长要像对待同事、朋友一样平等友好,和家长谈话,发短信要客气,要注意礼节,不起高调,不发火。要有包容心,以平常心对待学生的冒失和错误与学生家长沟通。许多人认为家校沟通无非是“叫你家长明天来学校,看看你今天的表现”这么简单,其实不然,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临时抱佛脚式”的沟通,提前预防、日常多沟通才是更高明的沟通方式。 如孩子在某一阶段中的表现,无论是进步或退步,总有些可圈可点的地方。老师应该以此为契机,多与家长沟通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可以是正式的——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也可以是随意的——像朋友之间的谈话。每天的早晨、放学后都是交流的好机会。教师可以将孩子一天中表现最棒的地方用愉悦的语气告诉家长,这样他们对教育好孩子便会充满信心会投入更多的关注;并且会感激老师的关注,更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班主任和家长谈话时,一般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后讲缺点,对孩子的缺点也不要一下讲得过多。应该给家长一种感觉:孩子每天都在进步。惟如此家长才会欢迎班主任,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议,愉快地与班主任合作,对孩子的优缺点也能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班主任只有做好了家校沟通,对孩子的发展才有极大的裨益。
        总之,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必须细致。要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有发现学生优点的能力;用自己的关怀和信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自己的人格引领学生人格,充分发挥教育的力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