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华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三小学 山东滨州 2565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知识的认知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师的班级管理。所以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的时候应当充分的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对管理的方式不断的创新,并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有利于让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问题,有利于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生与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内涵以及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管理过程 学生 和谐关系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爱玩的天性,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很少有小学生能够完全的遵守规章制度,所以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实施者,应当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同时现在小学生的视野比较开阔,所以教师应当从本质上调整管理手段,采用正确的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小学生能力的提升。
1.小学生与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存在沟通问题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所以现在很多小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大多来源于父母,而很多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没有足够的耐心和说服力,在对学生教学的时候显得手足无措,同时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没有充足的沟通,不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1.2班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小学班级制度管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班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一些学生活泼开朗具有较强的积极性,一些学生性格内向不爱沟通,所以小学班主任教师在面对不同性格学生的时候,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对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充分的研究,积极的发挥班级管理制度的实用性,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当小学生违反课堂规章制度的时候,班主任教师应当对学生积极的引导,为学生讲明道理,能够为其他学生树立典型,避免同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1.3小学班主任自身发展单一
在实际的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没有对这项职业充分的重视,在思想认识上与相关部分的规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些班主任教师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手足无措,久而久之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一些班主任教师对学习较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不利于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内涵
和谐是事物之间的统一协调,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班主任教师应当能够充分的明确和谐关系的内涵,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教师充分的尊重每一位学生,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的进步。同时学生应当尊重教师的教学效果,认可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内容。和谐师生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合作关系,而是深层次的情感关系,班主任教师在课堂上应当真心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认真对待教师,用自身的举动回报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3.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的措施
班主任管理是一项科学的工作,小学班主任应当充分的明确自己的管理方式,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小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健康的成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课堂质量的提升。
3.1树立良好的师生观念
传统的管理理念认为,班主任教师是管理者,班主任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小学生进行管理,一旦学生违反班级纪律,教师则会采用写检查等方式警告督促学生,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科学的教育理念,在当代科学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班主任教师在实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树立正确的师生观,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应当积极的转变管理观念,采用人性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自觉的参与其中,例如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将管理的权限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进行班级班风等的建设,班主任教师通过开班会的形式,将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讨论的过程中确定班级制度,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制度的认可程度,让学生能够认真的遵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同时教师在进行班主任管理中,应当积极的转变教育理念,充分的尊重每一位学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在小学教学中不断的成长和进步。
3.2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在班主任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师生关系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不能够理解教师的想法,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所以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应当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应当充分的了解每一位学生,时刻的关注学生的行为举止,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当学生突然变得不遵守纪律的时候,教师不应当贸然的实施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惩罚,应当与学生及时的进行沟通,充分的了解学生行为举止变化的原因,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向班主任教师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想法,同时班主任教师应当及时的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和家长共同教育下不断的成长。同时班主任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管理,充分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个人信息等,有利于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3.3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突显爱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差距,所以班主任教师应当注重这种差距,不论在什么时候,教师所说的话学生都应当全力以赴的完成和实现,只有这样班级才能够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变得更加的和谐,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在日常的管理中应当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认真的对学生进行指导,采用有效的管理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进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爱护身边的同学,尊重长辈,所以班主任教师应当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的抒发自己的情感,例如在母亲节的时候,班主任教师召开家长会,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有利于学生用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通过爱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在爱护班级、爱护集体,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时候,应当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教师能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并能够采用的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影响下不断的进步。同时小学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应当不断的创新自己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为小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蒙凤英.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8: 185-185.
[2]田育南.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校园英语,2018: 166-166.
[3]叶琳.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华少年,2017
[4]林伟凤.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8:179-179.
[5]宫秀兰.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