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志贤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第二中学, 广东 清远 513100
摘要:传统的德育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枯燥的向学生灌输一些大道理,虽然所阐述的观念是对的,但是却难以获得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与内心真正的认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德育没有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没有贴合实际情况而选择适宜的模式。对此,我们需要在德育中开展精细化管理理念,以优化德育内容、方法,加深学生对德育的感触,提升德育有效性,以引导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初中德育;有效性
引言:
精细化管理是指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落实的管理方法,对于德育这种需要长期开展且比较繁琐的工作尤为适合。本文以精细化管理为基础,从德育教学模式、精细化管理制度以及德育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对德育的有效开展进行了分析。
一、改善德育教学模式
统一性管理着眼于表现上的普遍情况,比如学生们都不爱学习,我们就讲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不爱学习呢?每个学生的情况可能都不同,有的学生是想学学不会,有的学生是贪玩不想学,这两种情况需要区别对待,仅仅讲学习如何重要是不够的。精细化管理就是从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一种管理模式。德育宣传的是文化中的精神、观念及思想,而这些与单纯的知识、技能是不同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我们更注重的是逻辑思维能力,而德育教育我们更注重的是情感认同。情感认同的基础是要理解情感、充分的表达情感。但是,传统的德育模式是统一性管理,教师一味的向所有学生灌输相同的大道理,缺乏对学生情感的理解,显然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改善德育教学模式,从精细化管理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的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与需求,才能了解他们的思想观念中有哪些问题,然后再予以正确的引导[1]。对此,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比如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然后以评语的形式帮助学生解答困惑,这就是一种无声的交流。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讨论会等,针对生活、社会中的热门现象或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以了解学生目前的思想状态,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总之,就是德育教学模式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适宜的德育内容和方式,这样才符合精细化管理的教育理念。
二、明确精细化管理机制
德育的开展需要相应机制的支持和保障,因此,精细化管理视域下的德育工作也需要明确精细化管理的机制,这样才能规范德育工作,让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德育涉及到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等多个方面,精细化管理也需从这些方面设立机制[2]。首先,学校要制订符合自己实际的“学生一日常规”,从常规工作入手,扎实抓好学生思想品德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其次是学生方面,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来激发初中生对德育的兴趣,比如每月评选一次“文明班”、“文明之星”或者“劳动模范”等等,引导初中生讲文明、爱劳动。再次是教师方面,教师在德育中主要是引导作用,而引导除了讲道理之外,教师的表现也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对于这一点,学校可以针对德育为教师设立一些奖励措施,以激发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积极性。比如,将德育质量与教师的晋升联系在一起设立指标,或者对于德育工作开展优秀的教师给予荣誉称号、薪资奖励等等。在此,家长方面,家校共育是德育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为提高家长对德育的重视度,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组织家长会,或者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情况。最后,学校方面,学校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比如在校园的宣传栏或者墙上贴一些德育标语;与社会有关机构协调帮助学生开展德育时间活动等等。
三、完善德育活动内容
学校德育的开展必须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展的活动的内容需结合培养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加强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的培养和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的核心素养要求和学生实际来设立,坚持早抓、细抓、实抓,实行强化、常态化、精细化、规范化常规管理,重视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求真、务实、高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使学生真正做到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比如,良好的生活习惯、接人待物的利益以及传统的美德等等这些德育内容是基础性的,也一直存在于德育体系当中,这些内容变动不大,也容易理解。但是,当前时代背景下,这些德育内容远远不够。比如,同样存在于德育教育中的法治教育中,法律的内容在不断完善、改变,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需要教师采取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部分法律条例的更改背景和意义是什么,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现状。同时,除了原有德育体系的内容,教师还需要根据时代特征来挖掘其中影响初中生思想观念的元素,将其纳入德育工作中[3]。比如,在德育的安全教育中,网络安全不容忽视。如今,网络已经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中,网络的复杂性隐藏着很多危险因素,除了游戏的诱惑、各种不良网站的冲击,还有网络文化的影响,如现在非常火爆的网红文化,里面有积极的,也有各种炫富、卖惨等陷阱,教师需要针对此类情况开展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价值观。因此,我们要尽量的完善德育内容,给予初中生更全面的引导,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协作、学会自理、学会自立,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与同学、家人融洽相处。
四、结束语
初中生处于思想观念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德育工作尤为重要,但是,思想观念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通过德育有效的引导初中生建立正确的观念,就需要了解相关影响因素,这一点只有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才能实现。管理越精细,德育的内容、方法所针对的不良因素就越细致、越全面,德育的有效性也就能提升了。
参考文献:
[1]陈亚波. 增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方法[J]. 科技资讯, 2019, v.17;No.571(34):227+229.
[2]蔡志. 关于初中德育精细化管理的若干思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 16(05):112.
[3]梁延祥. 初中班主任精细化管理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03):P.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