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均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小学校 401120
摘要:小学时期是一个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德育教育必不可少,而德育管理模式的选择对德育教育的结果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以校园文化构建视野下小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在当今的校园文化环境下对实行效果的德育管理模式进行系统地整合,总结出一套专门小学生高效的德育管理模式,希望可以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进步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同时也期望能够为其他教师进行德育管理提供有用的借鉴。
关键词:校园文化、构建视野、小学生、德育管理
一、引言
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教师应当及时响应新时期教育大纲的号召,用实际行动来推进德育管理模式的转换升级,从而促进小学素质教育的提升。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推进德育管理的实践和改革,以求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本文将重点探究在校园文化构建视野下小学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方略,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实行增添一份力量!
二、小学生德育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小学生们的年龄都比较小,模仿能力比较强,处于三观的养成时期,良好的德育教育的推行有助于其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由此形成正确的三观。小学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况且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只有最贴近时代的德育管理模式才能够发挥其教育作用。
2.有利于推进德育教育的顺利推行
德育教育管理模式是教师推行德育教育的具体教育活动,对于德育教育的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德育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进而推进德育教育的顺利实行。
3.有利于打造与时俱进的小学素质教育
德育管理模式的推行有助于促进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相当重要的教育意义。现阶段国家也正处于发展的新时期,只有德才兼备的新青年才能够真正推进祖国的发展和进步,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我们有必要去推进德育管理模式的有效改革,从而打造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的小学素质教育体系。
三、校园文化构建视野下小学生德育管理模式的有效分析
1.充分利用学校空间,建立德育文化长廊
环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人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推进德育教育时应当注重对于德育教育环境的塑造。教师应当积极地去向学校提出建议,列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提倡使其充分利用校园空间来建设德育文化长廊,以此来确保在学校的德育大环境下,学生们在无形之中受到德育文化的熏陶,不知不觉地转变思想,推进道德水平的提升。
教师也必须注重本班级德育教育氛围的建设,通过黑板报、文化墙等形式将德育教育的内容展示给学生们,提高学生们的接受德育教育的自觉性。
2.推进多元化德育教育活动的举行,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
德育教育需要教师们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才能够获得实际的教学效果,因此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的举行就必不可少。教师可以开办一些特色文化节,例如国学经典诵读、硬笔书法比赛等等,这些活动既有利于促进学生们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能够推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育德”的效果。同时在平常的德育教育中,教师应当及时予以鼓励,采取一个小小的举动,比如奖励一朵小红花或是当众表扬,都会使小学生们感受到莫大的肯定,由此可以大大提升其接受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使得德育教育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3.增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促进德育教育稳步实施
德育教育的实施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还应扩散到其他区域,因此教师应当增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双方共同推进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进步。首先,教师要珍惜每一次家长会,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们进行交流,深入了解班级学生们的情况,由此确定相应的德育教育实施方案。其次,教师应当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比如为父母洗脚,给老人捶背等等,促进学生与家人之间感情的加深。最后,教师可以去一部分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实现学校与家庭进行德育教育的连接。德育教育不应该只是在学校中进行,还应当扩散到学生的家庭中,以此来保证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德育教育的管理模式的改革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师们肩上的重任。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德育教育的顺利推行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时,首先,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空间,建立德育文化长廊,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接受德育教育的美好环境;其次,教师应当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推进多元化德育教育活动的举行,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要增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保证德育教育的范围,促进德育教育稳步实施。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德育教育的道路仍然十分的长远,并且道路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艰辛和困难,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迎难而上,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才智来提升对学生们个人思想品德修养,促使其称为新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为祖国的宏图大业书写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肖世强.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4):39-40.
[2]卢润桃.把握细节培养有德新人才:小学班级德育教育工作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66-67.
[3]潘桂梅.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24):200-201.
[4]孙前胜,曲宗霞.试谈德育工作中的批评之法[J].辽宁教育,2017(12):45-48.
作者简介:刘均,1977年10月生,女,汉族,重庆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参加工作以来,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以来,一直担任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先后担任班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学校德育处主任,所任教的学科学业水平在全校均名列前茅,管理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辅导成绩显著。现主要研究学校德育实施途径,校园文化建设等。
单位:重庆市渝北区回兴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