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不足与改进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    贺盛世
[导读] 在整个小学德育渗透体系中,小学体育德育渗透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贺盛世
        宜昌市青岛路小学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在整个小学德育渗透体系中,小学体育德育渗透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目前体系中比较薄弱的一部分。一方面,广大小学体育教师要善于总结过去德育渗透的不足和教训。另一方面,要不断尝试突破德育渗透的僵化方式,寻找适合学生兴趣的德育新思路。本文旨在对当前小学体育中德育渗透的不足和改进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不足;改进
        
        
        前言:小学体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同时,小学体育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开展教学。因此,将德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应做好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渗透工作,使学生在接受思想素质教育的同时学习体育知识,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本文将提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渗透的有效教学策略
        1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不足之处
        1.1德育渗透方式单调刻板
        当前体育课程中德育渗透普遍存在渗透方式僵化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非常突出。许多体育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通常以口头说教为主。说教方式虽然简单、直接、可行,但单一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教学的低效。也就是说,僵化的德育渗透方式有庸俗化的弊端,学生难以接受,更谈不上走进心灵。
        1.2德育渗透内容相对浅显
        一项权威调查显示,现阶段,43%的小学体育教师的德育渗透以爱国主义为主,另有37%的小学体育教师以艰苦奋斗为主要德育内容;其余20%的小学体育教师没有固定模式的德育内容和德育观点。由此可见,这一结果与德育的预期效果相差较大。众所周知,教师德育渗透的内容无法及时更新,时效性差,从而影响我国德育渗透的有效开展。总之,德育渗透的内容过于简单,是教师必须注意的关键问题之一。
        1.3对德育缺少足够重视
        当代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曾说过:“先启教师之责任意识,后言儿童之成长进步。”毫无疑问,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对整个德育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对德育的重视不够只是存在的问题之一。到目前为止,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德育与体育教学关系并不大,不属于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要么简单地在课堂上处理德育任务,要么直接忽略了必要的德育教学,从而耽误了德育教育最佳时机,造成了不可扭转的损失。
        2德育渗透的有效改进
        2.1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育人先育己,在教育中,我们不能忽视言传身教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小学生的作用,这一时期,他们对教师具有天然的信服和崇拜感,很容易去模仿教师的言行。故而,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小学生树立榜样和模范,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观念。教师的良好言行是在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学的基础,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热爱体育教学,热爱学生,正是因为这份热爱,让我和学生们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我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体育技能,保持自己作为体育教师的专业性。外表上,我保持良好的形象和精神风貌,衣着干净整齐。对学生的教育上,我自觉带头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维护课堂的良好秩序,关心学生,积极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对待学生们一视同仁,努力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这样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就是一个思想品德值得学习的体育教师。
        2.2立规矩、树典型,把德育贯穿到体育课堂中
        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然而,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短期内不一定见效,所以并未得到所有师生的重视。

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堂的开始就为学生们立规矩,对于体育课穿运动衣、运动鞋的要求需要学生严格执行、教师适时引导,而课堂时间的规划也要要井然有序,该听讲解、看示范的时候就要集中精神,教师说自由活动的时候才可以自由活动,帮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方面可以使教学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德育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以我们国家的跳水、游泳世界冠军为典型,激励学生积极锻炼,我告诉学生们,正是由于这些人积年累月的辛苦训练,才有问鼎冠军的辉煌时刻,所有荣光背后都是汗水和坚持,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地学生就明白,付出才有收获,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努力,同理,想要身体素质好,就要合理饮食,坚持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中,从琐碎处入手,把德育教育一点点渗透进去,只有让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形成合力,学生发展才更全面。
        2.3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渗透德育教学的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比如,在支撑跳跃的训练项目中,很多学生之所以害怕摔倒,不是因为学生的能力不足,而是因为学生内心害怕,心理防线过强,导致学生不敢进行训练。所以,教师应当从最低的标准开始,逐步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战胜心中的恐惧感。又或者一些球类方面的训练项目,教师可以结合这些项目中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发挥团队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球类之间比赛的胜负关键在于团队的力量,以此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2.4改变德育渗透的多种方式
        比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选择德育渗透方式非常多,其中网络德育渗透是一种非常可行和有效的德育渗透方式。一方面,网络德育的渗透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另一方面,网络德育渗透有效弥补了传统渗透方式的不足。再比如说教与课堂活动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师的真谛。
        2.5要改变传统认识,注重德育渗透
        哲人说:“你的思想意识在哪里,你的世界就在哪里;你是什么样的,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言下之意是,小学体育教师对德育的态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德育实践的高度。因此,只有及时转变传统认识,强化观念,搞好德育工作,才能把德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2.6学会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高尚品德,具有师风师德。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育中,应当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尤其是一些能力一般,体质较差的学生,或者纪律性较差,性格不好的学生等等,都是因为学生本身缺乏良好的引导和关心,所以,学生出现叛逆的行为和心理。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当多多关心这些学生,并给予一些锻炼和发挥的机会,让学生真正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改变自我。并且,在学生训练中,教师需要懂得观察学生的长处,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赞扬,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德育与小学体育相结合,可以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同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学校需要从各个方面考虑每个学生的差异,客观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整个学期的进步进情况,从而不断完善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艺雄.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科教导刊(下旬),2015(1):74-75.
        [2]吕金月.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研究[J].成才之路,2016(31):8.
        [3]刘绪凯.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J].新课程(中),2010(12):31.
        [4]车益明.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5):11+19.
        [5]袁云良.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重要性与渗透[J].学周刊,2018(03):150-151.
        [6]何磊.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05):94-95.
        [7]陈旭东.小学体育与德育的渗透教育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12):79-8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