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林少引
[导读] 为进一步提高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

        林少引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浙江省 温州市 325000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出混合式学习方法的优势,本文主要针对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设计与应用的策略两点内容,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法,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展开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与应用
        引言
        从目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混合式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主体性差、教学评价不合理等。教师要进一步落实好混合式学习的具体要求,结合问题成因,制定更为有效的优化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一、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混合式学习是在原有教学模式下,融入信息技术手段所形成的新型教学方法。在混合式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定位,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同时,通过目标的设定,学习任务的完成,也能够营造出积极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间的距离,以及师生间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以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设计与应用的策略
        (一)创新面对面授课模式,强化学生主体性地位
        课堂教学是混合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时要改变以往机械式的教学方法,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期间,教师可见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今后的就业生活相关联,在课堂上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同时给学生安排不同的职位,让学生一同完成教学命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明确问题设置的开放性和探索性,要打破传统问题的局限,使问题的出现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之后,再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强理论同实际的融合,实现知识学习的有效转化。
        (二)引入模块化教学方法,依托学习小组完成任务
        在新课程改革后,虽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从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来看,仍受到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

包括学校的教学要求,家长的教学期盼,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都是以学生的分数为基础来展开的。那么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极容易导致课堂上的灌输式教学,以及学生的被动学习,不利于对学生的综合培养。因此,在混合式学习的模式下,教师首先要制定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目标,并将其划分为各项学习任务。过程中,首先由教师进行演示,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自主学习。但是在教师对学生分组时,也需要遵循“组内差异,组间均衡”的原则,要保证每一个小组处于相同的水平。同时,小组内的成员,也需要结合教师布置的任务做好分工。例如,可由优等生进行问题的主要回答,以及组内人员的协调、由中等生进行问题的讲解和观点的陈述、由后进生进行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借助于这样一种方式,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在学生的参与中,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以及促进学生的思维发育。
        (三)构建网络化平台支持,发挥教学评价实效性
        网络在线学习模式的构建是混合式学习的特色之一,借助线上教学可以有效弥补中职院校学生知识基础与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短板,与现实学情和教学目标相适应。在此教师可以引入MOOC、蓝墨云班课等平台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在线平台实现对学生的动态管理,开启全新的移动教学时代。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上传教学资源,针对不同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设定分值进行评分,实现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监督;在课上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平台创设头脑风暴、小组合作展示、计时答题等活动形式,由平台自动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评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得到直观反馈;在学习支持方面,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工具、软件,在线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实现个性化辅导;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借助平台汇总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成果,综合评判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课堂表现、课后习题作业完成情况,实现过程性评价与在线实时评价的有机结合,以此更加客观全面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混合式学习的过程中,可通过创新面对面授课模式,强化学生主体性地位、引入模块化教学方法,依托学习小组完成任务以及构建网络化平台支持,发挥教学评价实效性等一系列措施来达到教学目的。意在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目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混合式学习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成因,找寻解决方法,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案策略,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帅.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周刊,2019,000(013):1-1.
        [2]张艳平,张艳梓,郑金菊,等.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J].职业教育(汉斯),2020,009(002):P.83-88.
        [3]马新娟,张立红,刘晓红,等.混合式学习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00(001):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