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慧
浙江省杭州育新高级中学 310000
摘要:从分层次的角度考虑对教学模式的改造与创新,有益于充分满足学生对于政治的知识需求,也有益于落实新课标下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进行有机结合。处于新课程标准改革实验时期的高中政治教学,应当从“互联网+”的教学点进行渗透,加深对于教育模式的升级改造,使得教育原有基础上的科技结合升级进步,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高效运作,将更加有益于提升学生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和推进政治课堂的高效课堂的创建,所以,本篇文章将重点放在“互联网+”大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分层次教学计划上,进行具体的知识研讨和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政治 分层教学 策略研究
正文:政治作为与社会生活接触最为紧密,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活动独立、多变,加之课业繁重,思想和情绪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易产生不良心理和不稳定情绪,出现思想偏差、错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率。思想政治的教育在这个时期就更为重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日常生活的事情,调节生活和学习的关系,引导每个学生都可以凭借客观冷静的态度处理遇到的问题。
顺应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改革,高中政治教学改革跟上进度。第一,教师应当在教学时,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政治学习提出具有实际指导性的有效建议;其次,用活动式、议题式等教学形式,鼓励和发动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再而,要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吸收多元化的知识领域,适当的对政治教学内容增加时政实事和政治热点问题研讨,在学习政治知识的的同时,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和储备。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结合教材知识点,对高中政治分层教育中融合“互联网+”构建高效课堂蓄力。
一、高中阶段政治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比分析
政治学科是众多学科中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政治学科作为高中学科中的重要构成,对于推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加学生对于社会知识的深刻理解有积极作用。应试教育下的教学形式,教师多重理论的讲解和教授,忽视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重视。这些传统课堂遗留的问题,制约这高中政治课堂效率的提升,不利于课堂有效性提升,打击学生学习自主积极性,降低教师教学质量。首先,教学课堂形式过于单一。由于政治学科教材内容需要背诵的内容较多,教师一味将试题强行加入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过浅,对于试题的练习和运用,基本处于机械记忆状态。其次,对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贯彻不明显。所以,按照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最新趋势,教师应当直面这些问题,在之后的教育过程有针对有策略的解决。从“互联网+”和分层次教学形式方面下手进行高中政治教学实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互联网+”融合于政治教学任务中,能够使学生可以获取除书本之外的知识,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最新的时政信息,对考试形式做出最好的预判,丰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在互联网的运用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将分层教学理念贯彻进教学各个环节,为因材施教的正确理念提供了可能性,满足学生的政治学科的现实需求,实现综合学科能力的增强。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政治的分层教学应对策略
2.1引用互联网共享资源,增强学生学科素养
政治学科的教学基础是建立案例的显示分析和资料的综合运用,政治学科的理论概念要同社会的综合实践相结合、相贯通,才能使得学生在政治学习中更加深入的理解,促进政治学科独有的学科素养的提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设置,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资源平台的资源进行搜集,为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有良好的学习榜样,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会自主查找资料,为学生的政治学习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必修三文化生活中,对于《中华文化》这一课就可以采用学生自主查资料,准备课堂分享内容。在学习本课前,可以先设置好问题,如“你眼中的中华文化是什么样的?”“中华文化有哪些特点?”“茶道是否中华文化?它的起源是哪里?”“你都知道哪些民族文化?”让学生利用平时周末的时间,提前准备好自己的分享内容。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其中的知识点,进行分层化教学,准备相似问题的同学为一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辅助将学生未涉及到的知识点贯穿其中。与此同时,将现实生活中自己参与的文化活动进行分享,加深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
2.2推进分层教学合作,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将小组合作融入其中,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效的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也能够充分的满足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学习需求。顺应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最新要求,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学习形式,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协作能力。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班级整体的协同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之间成绩进行分层辅导,安排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并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
例如:人教版政治教材必修二中,对于人大、政协的相关知识的讲解。将这些知识点分为不同的知识板块。教师在系统讲解完相关知识点、对比不同之后,由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分享对人大、人大代表、政协、政协委员的理解。随后进行随堂测试,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根据成绩的高低以及错题的分布,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各个分组都有相同的缺点,类似于这个小组的不足在于理论基础知识记忆不清楚;另一个小组是对于特点类知识点记忆混淆;还有小组是对书本理论与实践结合度差。在小组的学习中,各个小组都有相同的奋斗目标,这便是分层教学的原因所在。教师根据不同的分组原因对小组进行特定的专题训练,学生都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2.3“互联网+分层学习”的相结合,促使学生更加高效的进行学习
“互联网+”和分层教学理念的相互结合,能极大程度的丰富多元化学生的政治视野,对政治知识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加强对政治学科的理解与兴趣。教师在结合过程中,指导学生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设置问题分层,将问题分为自主解决、教师指导解决、教师解决三部分,将问题相互衔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拾级而上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
例如:人教版政治教材必修一经济生活,对于“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中,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的程度以及资源需求,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互联网及咨询家长可以完成“价格对生活的影响”这部分的内容,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新的问题,再对这部分内容进一步深化、点拨。“价格对生产的影响”这部分的内容,教师稍作整理,课上重点讲解。课后留下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通过学习本课后,你会如何规划使用自己的零花钱”,推动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的欲望,在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的同时,增加课外知识储备,实现知识内容在活动中内化,学科素养在学习中提升。
结束语:“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政治分层教学的有效实现,要克服传统教学形式的弊病。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互联网+”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综合学科能力;推进分层教学,小组学习,响应课程标准要求,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增强班级小组协作能力;“互联网+”和分层次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推进学生对于高中政治学科学习的积极主动,促进高效率学习进步,增强学科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琳.“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政治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11):15.
[2]樊丽丽.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探析——以翻转教学和信息化教学为例[J].科学中国人,2017(0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