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跑步训练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宋梦依
[导读] 针对小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跑步训练在增加课程丰富性的同时

        宋梦依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215000
        摘要:针对小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跑步训练在增加课程丰富性的同时,还能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由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跑步训练方法,针对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以提高跑步训练的效果。由此,本文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跑步训练进行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跑步训练;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渐得到了许多人的重视。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师应当明确自身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从基础的跑步训练入手,切实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其在文化课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然而,对小学生来说,单一的跑步教学很容易使其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由此,教师应当对教学方式及内容做出创新,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一、通过教师示范加深学生对跑步的认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跑步训练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跑步过程中很容易在错误动作影响下受到伤害。因此,教师不能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上,要多进行示范教学,并对跑步的要领与技巧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跑步方式,培养其对跑步训练的兴趣,进而使其在体育教学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时,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学习体验。特别是对部分难度较高的动作进行学习时,更需要教师的示范指导[1]。如在起跑姿势、跑步过程中手臂的摆动等内容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教学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在掌握跑步技巧的过程中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习效率得以提高。此外,教师完成示范后,还需要观察学生的练习过程,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建议,从而纠正其错误动作,使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后续的体育运动学习打好基础。
        二、在体育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其保持注意力的主要因素。若教师仅以单一的跑圈等方式展开教学,必然会使其对体育课程产生厌烦心理,进而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跑步训练的内容设计体育游戏,以这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主动参与到跑步训练过程中[2]。而在设计游戏时,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对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到游戏中,从而在其他同学的支持下加深对团结协作的体会;第二,注重游戏的竞争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第三,注重游戏的趣味性,使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游戏活动中,提高对其主动性的培养效果,这对其身体素质的提升也能事半功倍。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接力提水”的游戏。其规则如下: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被分为若干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的起点处布置装满水的水桶。随后在终点处放置同样大小的空桶。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从起点处的水桶中舀一小桶水放到终点处的大桶里,再带着空桶跑回起点处,由下一位组员继续这一步骤。而为了提高游戏难度,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破桶,在运输过程中,桶里的水会逐渐减少。为此,各小组成员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尽全力奔跑,以保证自己桶中的水不会减少太多。待小组成员全部完成运输过程后,教师观察并测量各小组终点处的桶中的水量,水量最多的一组为获胜者。这种游戏方法的运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奔跑的兴趣,还能使其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感悟集体荣誉感,从而培养自身的合作意识,有助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激励
        与其他体育训练相比,跑步训练不仅注重对跑步技巧的掌握,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意志力。有的同学在跑步过程中无法完成训练任务,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因为自身的体力不支,而是意志力过于薄弱,从思想上放弃了跑步训练的进行,进而导致其身体素质始终无法得到明显的提高[3]。同时,这种对意志力的锻炼也能给学生在其他科目中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而实现身体素质和知识水平的双重提升。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激励,及时对原有的激励方式做出针对性地改进,使其意识到坚持的可贵,并鼓励其养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在这种激励下,学生能够不断坚持,突破自我,进而促进跑步训练目标的落实,自身的身体素质也得到显著提高。
        在进行心理激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由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提高激励效果。如,教师可以讲解长征时期,工农红军走过了两万五千里路程的故事,引导同学们思考红军战士们是以怎样的精神来面对长征过程中缺衣少粮、危险重重的艰难状况。对红军展示来说,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但却有着我们不具备的坚定信念。为实现心中崇高的理想与战略目标,战士们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从而坚持到了长征的胜利。通过对这些故事的解读,同学们能够感受到坚定信念的重要性,能以更自觉、主动的态度来参与到跑步训练过程中。这不但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还可以磨练其意志,锻炼其体魄,为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对跑步训练的内容及形式进行改进,以使学生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保持积极地学习态度,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由此,本文对当前小学跑步训练的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通过教师示范加深学生对跑步的认识、在体育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激励等策略,以期提高跑步训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建知.新课程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跑步训练研究[J].田径,2020(07):5-6.
[2]褚衍浒.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跑步训练[J].田径,2020(02):8-9.
[3]冯升菲.浅谈小学体育课堂中跑步训练的策略[J].灌篮,2019(1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