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刘婕
[导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音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科

        刘婕
        集安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134299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音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之后的成长之路。除此之外,音乐也是人类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音乐教学也是传播音乐知识、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方式,还可以发挥调解学生情绪的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进而在学生的个性特征上将音乐游戏融入课堂之中,才能更好地制订教学方案,确保教学的有效开展。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坚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及时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A
1小学音乐教学开展的重要性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已经成为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举措。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动、喜欢游戏是天性,当然,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必须尊重学生的天性,促进学生的自由成长,深入贯彻落实教学指南。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从多方面开展教学,还可以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引导感受音乐的魅力。
1.1有利于缓和学生的学习压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年龄较小、心智也不够成熟,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父母也给予了足够高的期望,这就无形中带给学生严重的心理压力,不能很好地适应自己角色的变化。除此之外,小学生也会有繁重的课业压力,在课余时间还会上一些补习班、特长班、奥数班,这样就会带给学生很大的压力。这时,学生就需要通过音乐来缓解自己的紧张,放松并调整自己。当然,音乐教学课堂的设立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缓和自己,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
        音乐一直以来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提升文化修养。我国传统文化中《诗经》《离骚》,甚至到唐诗和宋词,从元曲到近代的京剧,都展示出音乐的博大精深,还体现出民族文化和音乐的结合。而在小学就设置音乐课程,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艺术情操,实现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开展音乐游戏,还能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是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同时,音乐也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可以和多个学科内容结合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1.3为培养音乐人才打下基础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也是围绕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国家也制定了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发展目标,这样才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展示出我国不仅具有现代化建设,还有艺术方面的音乐人才,更好地提升综合国力。并且,音乐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从小抓起,这一时期的学生有着较强的接受力,记忆力也较强,学生养成兴趣爱好也会促进学生之后的成长之路。
2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1充分利用音乐游戏,促进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提高
        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音乐游戏是十分常用的方式,因此,小学生自身对于音乐游戏有很高的兴趣,小学学生的特性就是活泼、好动,所以,在课堂中,游戏互动的形式效果要显著优于讲说式的方式,并且取得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中,教师使用音乐游戏的形式,不但需要按照教材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游戏方式,更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充分结合他们的身心发育特点,选择乐于接受的音乐形式进行,例如接龙游戏,能够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并且采用简单的练习能够及时表达出课堂学习的内容和知识,从而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玩具进行曲》时,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乐曲进行欣赏,并且掌握了音乐的节拍和情感节奏,再由老师把其音乐节奏以及音乐节拍句子写下来,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在学生之间传递纸条,等到鼓声停止时,让刚好拿到纸条的同学站起来,在伴奏的情况下哼唱歌曲,这种简单的小游戏可以让学生对教材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复习,增强学生区分音乐节奏感的能力,并且提高学生感知音乐节拍的能力。
        2.2利用乐器,强化学生音乐节奏感
          乐器在音乐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它们才能把音乐韵律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让耳朵听到,大脑感受到,依靠它们之间相互的搭配演奏,才能完成一首完整的歌曲。另一方面,因为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对乐器有着较大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个特点,借助乐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更快的速度得到节奏感的提升培养。在乐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挑选打击乐器,因为这类型的乐器更容易体现出节奏的跳动,并且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容易让学生实践体悟。例如,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米老鼠进行曲》的视频教学内容,感受并强化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掌握有难度的节奏型。首先,让学生带上提前准备好的小道具,如小金属盆、小木棒等,让学生踏着节奏来表演;之后,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制“打击乐器”进行节奏训练,就地取材,并让学生通过接唱、合唱的形式来锻炼节奏感。
2.3音乐游戏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生长发育较快、对事物的认知也在不断完善。但是,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分散。如果教师的课堂过于单调,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或者节奏不对,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就会降低。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戏设定时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丰富游侠戏形式和内容。例如,学生在学习《说演弹唱曲艺》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歌手,通过偶像的歌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组进行模仿,在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感受音乐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丰富音乐涵养。
2.4音乐游戏应以让学生掌握知识为目的
        虽然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但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稳定,大部分学生还是会因为游戏而忽略学习。因此,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上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此外,音乐游戏也要和音乐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学生在学习《一把雨伞圆溜溜》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导入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更多的道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感受音乐中人物的情感,让学生在产生思考的同时明白人生的道理。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发挥创造力,找到自己喜欢的乐器,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了解音乐,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1-2]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采取音乐游戏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教师也要合理地将教学内容和游戏结合起来,才能确保游戏的针对性,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游戏中,通过游戏的方式更轻松地掌握音乐知识,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提升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齐新.论小学音乐课堂中趣味教学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9,39(24):214-215.
[2]张振雪.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57.
[3]朱妙妙. 开展音乐游戏,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85-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