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良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图像表征,可以帮助学生新闻故事类语篇中整合已有旧知识和语篇新知识,并将这一整合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阅读理解的深度和效度。
Abstract: Mind-map, as a visualization tool of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in better comprehending new stories by helping students combine their old knowledge and new knowledge, and represent the whol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As a result, students can effectively interpret the texts from a deeper angle, and develop their creative thinking as well.
关键词:思维导图,新闻故事,应用
一、概述
语篇阅读在英语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语篇阅读技能是培养其他几项语言技能的前提和基础。英语语篇阅读既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英语学习的目的。因此,语篇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英语学习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阐述高中阶段语言理解技能目标是:从语篇中提取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语篇要义;理解语篇中显性或隐性的逻辑关系;把握语篇中主要事件的来龙去脉;抓住语篇中的关键概念和关键细节;理解书面语篇中标题、小标题、插图的意义;辨认关键字词和概念以迅速查找目标信息;根据语篇标题预测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批判性审视语篇;根据上下文线索或非文字信息推断词语的意义;把握语篇的结构以及语言特征;识别语篇中常见的指代和衔接关系。
此外,语篇阅读理解在历年的高考英语中所占分值比重近几年逐渐加大,语篇阅读理解的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的整体成绩。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语篇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篇阅读能力,改进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方法,已经成为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关注点。
二、思维导图与语篇阅读的关系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工具,利用右脑的形象思维和左脑的抽象思维,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人们的思维。因而使思维可视、形象化和清晰化。英语阅读语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同时又有助于学生理清思维脉络,对篇章内容进行形象化加工和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2.1 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材料
在语篇阅读过程中,许多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长难句的理解上,而忽视抓住和记忆关键词,造成学生不能清晰地理解阅读材料。而思维导图却是通过关键词、各种颜色和层级结构突显文章的主要内容,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明了,去除了多余的信息,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而且思维导图利用图形呈现知识,图形具有极强的视觉性,因而使学习过程加快,信息持续更长久。因此,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
2.2 思维导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高中阶段,长期的、繁琐的英语阅读语篇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然而思维导图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难题。布赞(1993:87)认为“思维导图是基于联想的逻辑,可以无限地延伸到任何角度任何方向。人的大脑一旦意识到它可以关联任何其他东西时,它将几乎立刻发联想,特别是当他遇到的刺激触发时。”另外,学生边阅读,边制作思维导图时,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及学习兴趣。
2.3 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组织能力和创造性
通过制作好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语篇的框架结构。由于思维导图是一种开放性结构图,学生可以不断地加入自己的思维,从而制作新的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组织技能可以进一步发展。此外,思维导图构建过程中,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颜色、图像等绘制出有各自个人风格的思维导图,有助于提升学生创造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新闻故事类阅读语篇教学中的实践
本文选用普通高中牛津译林版教材(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的课文“Teen faints after skipping meals”为例,来说明思维导图是如何用在英语阅读教学教程中的。
首先, 教师应该研读语篇,即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深入的解读。建议教师首先尝试回答三个基本问题:第一,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即what的问题;第二,语篇的深层涵义是什么?也就是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是什么?即why 的问题;第三,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也就是作者为了表达主题意义选择了什么样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饰手段?即how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语篇Teen faints after skipping meals,它是一篇新闻报道,其话题是“青少年节食减肥”。文章介绍了青少年因盲目减肥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就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提出了专业建议。
该语篇案例真实鲜活,直击当下社会现象,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本文通过青少年盲目节食减肥的社会现象,启发学生理性客观地对待青春期个人外在形象的自然变化,倡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用积极的生活态度认识自我,丰富自我,接纳自我。
新闻报道的语篇类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新闻报道的几大特点,采用典型的“倒金字塔”文体结构,信息按照由重要到次要顺序排列,引用多方观点和数据,增强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和可信度,评论部分表达作者的观点与态度。“倒金字塔”的文体结构就可以用如下结构图进行展示:
新闻故事类结构图一 新闻故事类结构图二
Teen faints after skipping meals是新闻故事类语篇,既然是故事类型,那们在处理引语部分,也是the lead时,遵循记叙文六要素原则,可以让学生画出该部分的思维导图,大致如下:
Teen faints after skipping meals 思维导图一
在了解完新闻事件的基本信息之后,我们发现引语部分只是对该新闻事件做了简单扼要的介绍。该事件是如何发生?它的前因后果又是如何的呢?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对接下来的正文部分,也就是the detailed information部分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进一步帮助学生生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教师可以根据时间先后设计相应的思维导图来让事件更为明晰化。如下图:
Teen faints after skipping meals 思维导图二
在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后,在接下来的三个段落中,作者表达了对这一新闻事件的看法,并引用了一位专家的看法及建议,作为背景信息来提供给读者。
Teen faints after skipping meals 思维导图三
从整体上对这一则新闻报道进行整合,我们把引语,正文和结尾放在一张思维导图中,于是整个新闻故事的结构和内容由此清晰地展现出来。整个语篇的思维导图如下所示:
Teen faints after skipping meals 思维导图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思维导图在新闻故事类语篇的解读上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具体体现在:第一,思维导图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甚至教师提高自身的语篇解读能力,加强了对语篇的内容和结构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从理解的深度和效度而言,由此可以更好对语篇进行记忆;第二,新闻故事类的语篇都有几乎相同或相似的结构特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更广泛的阅读,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因此,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教师应当重视思维导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平时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学习,参加相关思维导图的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思维导图融入到各类语篇阅读的教学实践中,从而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篇阅读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守仁、何锋. 普通高中英语教科书[必修 第一册] 译林出版社. 2020-07
[2]王守仁、何锋. 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 教师教学用书[必修 第一册] 译林出版社. 2020-07
[3]马晓蕾.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05
[4]何方平.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 安徽师范大学. 36-37. 2013.
[5]廖秀慧.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研究[D]. 闽南师范大学. 26-27.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