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征欧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外国语学校 323000
摘要: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美术教学也是如此,首先: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学会适当的放手,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想象、去创作。基于此,以下对小学美术课堂有效示范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小学美术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美术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示范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受到现代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美术课堂中绘画示范教学有了新的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示范教学的应用应该更加灵活,更加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更加适应现代教学理念。
一、示范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学习过程中的图片欣赏和视频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拓小学生的思维,但是这没有示范来得直接和灵活。特别是当学生遇到技能上的难点时,恰如其分的示范会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展示了自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其产生崇敬感,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以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粉印纸版画》一课为例,教师如果不做示范,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一些状况。如:涂水粉时把握不好水分,导致颜色涂抹不均;印制时没有掌握印制技巧,没有对齐,以致纸版画印得不完整、模糊;等等。这些问题会导致作品主题不突出,作业效果不理想,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降低学习热情。而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可以使学生规避这些问题,更好地掌握重难点,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美术课堂有效示范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示范教学要引入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是示范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参与活动后,都会有不同的活动体验,通过交流能够让学生的绘画技巧和绘画体验得到深化和升华,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参与活动后的交流,让学生通过交流后思想得以健全,思维得以发展。教学活动后,教师要有序的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交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小学内进行思想阐述,绘画技巧的交流,绘画感受的交融。例如,江苏省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在设计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时就十分的注重学生的交流,因此,小学美术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学整体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观,美丽的盘子美术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了解盘子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组织了制作盘子的美术教学活动。活动开始前,教师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察各式各样的盘子,小学生被美丽的盘子所吸引,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对盘子有什么样的认识,接着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对盘子的认识各有不同,讨论过程异常激烈,紧接着学生在讨论后教师抛出主题,让我们今天来制作盘子,教师顺着话题,引导学生用废弃的材料制作盘子,学生在制作完盘子后,教师仍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讨论制作后的感想,分享在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经验。通过学生的两次交流可以看出,学生不仅对盘子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掌握盘子的制作技巧,绘画能力明显的提高了,在平常的绘画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随堂交流,并且要为学生的交流创造机会,让学生的绘画思维得到拓展,让学生的绘画技能得到提高。
(二)增强示范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示范教学在美术课堂中意义重大,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开展有效示范是美术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
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他们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美术技能的欠缺容易成为其创新思维发展的障碍。这时,参与性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示范增强学生的兴趣,同时在示范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感。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自由表达,又可以让其在快乐中习得技能。在讲授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风》一课时,笔者使用添画示范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开放的交流协作中,师生共同探讨起风时周围景物的变化、人物的体态及其服饰变化。笔者先边解说边出示一名在风中行走的小女孩的图片,学生在观察她的体态、服饰和周围物体的过程中感受到风的存在。接着,笔者引出在有风有雨的情境中,伞该如何持握的问题,让学生参与示范,寓教于乐。思考如何构图、怎样刻画、选择何种表现手法,是学生从构思走向表现的重要一步。笔者将画面部分场景的刻画交给学生完成,引导学生大胆表现,通过简洁的造型将自己关于风的回忆刻画出来。学生走上讲台,在为示范作品添画的同时,也会发现绘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三)美术教学示范应面对全体同学,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必须面向全体同学,让每一个学生的美术素质得到提高,为他们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但我们在面向全体同学的同时,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搞好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大面积提高美术素质与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相结合的原则”。美术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可操作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在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适当的将教材内容延伸拓展,锻炼学生扩展思路,进行有变化、有生气的创作。在一节《精美的礼品盒》设计的课中,课本只要求学生用废旧物品设计一个放置礼物的盒子,学生觉得很简单,一会儿就做好了。于是我用纸折出一只盒子,用彩笔在上面绘上装饰的图案,把一些彩色皱纹纸做成小花粘贴在盒子上作为装饰,于是普通的盒子变成了精美的礼品盒。这时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设计制作一只自己喜欢的礼品盒,不必拘泥于课本。学生马上热情高涨,人人动手设计各种各样形状的精美礼品盒。这节课教师不仅照顾到了个别学困生,体现了个性化教学,还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局部示范法——抓住人物生动、传神的表情,进一步提高学生中国画造型表现能力
局部示范法是指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只绘制其中的一部分,不把画面绘制完整,其余的部分引导学生去想象绘制完成。如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第十二册《戏曲人物》一课,可以较为详细地为学生示范画人物的胡须、眼神、头饰和衣服,在具体的情节及舞台的服饰细节方面启发学生自己去想象和添加补充。用这种局部示范的教学方法,学生画出的作品大多不同,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结束语
教师有目的、有效的示范在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性的教学示范不仅能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适时、适度的示范教学不仅使课堂效率提高了,而且还能让学生养成主动动脑的习惯,这也为学生今后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打下扎实的绘画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月.刍议示范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姜弘倩.示范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华夏教师,2020(12):52-53.
[3]周郅瑄.小学美术课堂有效示范教学的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7):101-102+105.
[4]徐晴.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20(01):135-136.
[5]张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9(4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