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燕
河南省淮滨县第一中学 464400
摘要:义务阶段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应全方位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语言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具备良好的英语 学习能力的同时,在情感态度、思维方式以及文化交际的层面上更为深入、全面地理解英语知识,形成具备英语学习的核心素养和优良品质。为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摒弃传统一味注重英语读、写教学理念的影响和限制,积极探究开展听、说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并在顺应新课改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贯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从而不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思维和文化品格的发展,从而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2011)》对初中阶段听说技能中五级听、说目标的总体要求为: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
1.创设良好听说环境,培养 学生语言技能
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需要以 一定的环境为依托和支撑才能实现。为此,在开展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时,教师应注重良好语言环境的设置,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意识和动力,进而更为理想听说教学效果的取得创造有利的条件。
例如,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用全英文授课的形式,努力给学生打造并提供一个良好的听说环境,让学生沉浸其中产生自主用英语表达的意愿和动力。除此之外,教师还 应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积极给学生打造多样化的对话练习空间,让学生通过对话演练的形式锻炼自身的听说能力。以"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这部分内容为例,本单元主要围绕如何学好英语进行探究,并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单词、句型以及 特殊语言知识点的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完成 S础知识点的讲解之后,给学生设定对话情境,并给学生提供对话的基本构架,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并结合这一单元主要知识点进行自由表达的对话练习。如此,便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听说学习氛围和空间,激发了学生乐于倾听、积极表达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品质得以不断形成和发展。
2.创新听说教学方法,锻炼学生思维品质
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学好英语以及更好地进行英语听说训练的必要前提,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形式,初中英语教师应从听与说之间的关联点入手,使学生在把握二者之间衔接点以及关联性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品质,促进英语听说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不断改进和提升。
听力与口语表达本身是输入与输出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输入从而更好地进行输出,教师可以利用将思维导图这种可视化的工具引入到教学申。以“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中的lb这部分的听力训练内容为例、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水污染的现状、成因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听力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罗列出所听的大致内容,并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围绕导图着重听其中的一些关键信息,这样学生的思路也会变得明朗起来。之后,完成之后的输入活动后,同样可以让学生以导图为依据和参考,引导学生将听到的内容完整地表达出来。如此,通过采用可视化、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开展教学,使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得到有效发展和培养,对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拓展听说教育资源,培养学生文 化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除了基本的语言运 用能力以及学习英语所需具备的思维 品质之外,还包含有文化层面的内容。
为此,初中英语教可以从扩充学坐的英语听说素材和内容入手,通过对现代教育手段的合理利用给学生提供丰富且充足的、与文化有关的知识让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交流 的意识,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英语综合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例如,以“You' 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疽'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主要涉及到了中外不同国家和习俗的介绍,这种与文化背景有关的知识无论是在听力、阅读、写作抑或是口语表达中都经常会涉及到。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给学生搜集并展示一些与介绍西方国宗习俗如皿面礼仪、餐桌礼仪有关的知识,将之与图文并茂的课件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学习,使学生对语言背后的这些文化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和认识。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以谈论各国习俗为主题的对话,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练习。如此,通过引入相关的文 化背景知识,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资源得到了扩充,促进了学生文化视野的拓展以及文化素养的形成,使英语听说教学得以更加有条不紊地进展下去。
4. While-listening听中活动设计: 提升听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听后练习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听写结合,也可以是听说结合,运用语言的方式不同,我们为学生做的准备也不同。听力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听力内容的难度,设立由易到难的递进式的听力任务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一般到具体,任务要以获取信息为主,同时要有对归纳、推断等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完成教学目标所需要的目标词汇和句式,进而更好地提升听说能力。
5.Post-listening听后活动设计:创设情境,巩固目标语言
1.以听带“读”——朗朗“书声”皆入耳。在听中环节,学生主要了解听力材料的主题大意和关键信息,而在听的过程中由于单词的连读、不完全爆破和语速等方面影响,对于学生没听懂的短语或句子,需要教师在听后让学生跟读听力录音,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技巧。因此,听后让学生跟读录音,向他们介绍基本的朗读知识并对其进行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音面貌。
2.以听练“说”——种种“说法”皆可行。“听后” 活动不是简单的校对答案,而是对听中活动的反馈,是由输入到输出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类型的“说法”挖掘和延伸听力材料,从而来训练和提升学生“说”的能力。
3.以听促“写”——篇篇斟酌皆入“心”。语言输出的一项重要技能是“写”,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语言能力。但是仅靠听力活动时的输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听力文本的内容,在听后设计合理的写作活动,帮助学生从语料整理和语篇衔接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和教学内容设计多种听后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总之,开展以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听说教学,是提升学生荚语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应在紧密把握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深入探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在摒弃传统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注重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从而最终达到促进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丁慨.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J]. 新课程,2021,(02):180.
[2]马静怡. 脑科学背景下基于语言输入理论的初中英语听说课案例分析[J]. 现代教学,2020,(23):32-33.
[3]李彩霞. 基于核心素养环境下的初中英语听说课实践探究[J]. 科技资讯,2020,18(34):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