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娟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青云初级中学 广东佛山 528300
摘要: 本研究以两个平行班学生为对象,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前测和后测的实验对比,形成结论。其中实验班的教学评价模式采用形成性评估,控制班的教学评价模式则采用终结性评估,通过两者对比,探索出形成性评估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以证明将形成性评估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不仅能有效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而且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改进学生的写作态度。
关键词: 初中英语写作;形成性评估;写作能力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长期以来,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往往难以科学客观地对写作进行评价。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往往表现出文章结构混轮、表达方式单一、语法错误多的现象,而教师批改学生作文时会时常感到无从下手。在传统的义务教育中,往往会以一场考试的结果来评价学生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成绩,这就是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存在片面性,尤其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取得的进步往往被忽略,导致评价结果可信度不高,科学性不强的问题,容易形成错误的引导,进而使学生丧失信心,学习意愿逐步下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专家和学者们意识到终结性评价在英语写作评价上的片面性,提出注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估,并开展相关研究,以弥补终结性评价的不足。学者们普遍认为,在写作教学中,形成性评估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加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形成性评估的自身特性,采用其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相互反馈评价信息。由于原有的特性,形成性评估能将教学、学习、评价构建成“三位一体”的体系,教师能持续观察学生学习和思考全过程,提高评价学习效果的全面性,避免了以试卷成绩衡量学习收获的片面性,形成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价;而学生也能动态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从而及时发现不足,并及时加以改正,加快进步,促进自信心的提升。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研究的对象是本校初二级的两个平行班,这两个班都由本人任教,共82人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控制班,两个班人数相同。
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和测试法。调查问卷采用外语写作元认知调查问卷。此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受到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可,其包含的情感因素、影响写作因素、写作难点、写作教学、评价方式等五个维度,是科学全面地开展研究的基础,适用于本研究。对于学生的前测与后测,本研究选用两次区统考的期末试卷(七年级下和八年级上)作文题作为测试题,两份试题均由区教育局统一命题,信度与效度可以得到保障。
(二)实验设计
本研究借鉴马智莉的实验设计,采用实验研究法,以形成性评估、终结性评估为自变量,学生的写作兴趣、能力为因变量。两个班均由本人担任英语教学,所以无须担心教学水平差异带来的影响。
(三)研究过程
实验研究过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前测,给实验组和控制组班级的学生相同的作文题目(顺德区七年级下英语期末考试卷的作文题)进行写作,此外进行问卷调查;
2、实验组班级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估教学评价模式,而控制组班级则继续采用终结性评估教学评价模式,实验周期为一整学期;
3、对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学生进行后测,这一次采用顺德区八年级上英语期末考试卷的作文题,问卷调查内容则与前测相同;
4、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教师在每次布置写作任务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并选取容易引起学生感兴趣、同时与现实生活贴近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写作,学生完成初稿后先进行自评(评价标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分为内容、结构和语言3个部分),修改后形成第二稿。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评(全班分为8个小组),学生在进行互评时要根据Ferris提出的“正面评价—建议—鼓励”原则,全部使用书面性评语。学生根据互评结果,在二稿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形成第三稿。接着,教师负责对第三稿作评价,学生根据评价修改形成最终稿。最后,教师以中考的标准为评分标准,对终稿进行评价,得出最终分数并形成书面评语。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形成性评估对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
探究形成性评估对初中生学习兴趣与写作态度的影响,可根据问卷调查的前测与后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机会,经过多次训练,逐渐意识到英语写作对提高英语沟通技巧的重要性,他们的写作动机从原来的考试结果导向转变为自身兴趣和提升自我的动力。
2、实验组的学生更倾向于提前构思文章结构,确定写作提纲,不再单纯地按照中文提示直接翻译成英语,而是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添加更多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英语作文变得更丰满,内容更充实。相比控制组的学生,他们显示出了更强的自主学习意愿、更浓的学习兴趣和更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3、经过形成性评估英语写作训练的学生,更能根据自身对题目的理解,将在平时所学的知识和所积累的素材融入作文话题,并采用形式更为多样的句式表达思想,语法更加规范,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减弱,写作水平明显提高,语言表达更为地道。
综上所述,从问卷调查结果可看出,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得到了显著提高,而控制班的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无明显变化,表明形成性评估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具有促进作用。在写作前,经过训练的学生趋向于先思考文章结构,确定文章主题,列明写作提纲,确定内容要点,在确立文章的基本框架后,再根据主题筛选素材和知识,进行重新匹配组合,最后完成写作。学生中教师和同伴的评价中获得了更多的鼓励,激发起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形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因而逐渐丰富了词汇量,提高了写作技巧和阅读能力,英语水平全面提升。
(二)形成性评估对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的前测结果表明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后测成绩表明两者变化明显,实验班学生由于接受了形成性评估,进步较大,分数明显高于控制班。经分析可以得出:(1)实验班的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逐渐培养出了读者意识,对写作的评价标准有了深入了解,在写作中容易通过标准反推写作要点,同时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来自同伴的评价;(2)实验班的学生通过多次相互评估,获得大量来自同等水平同伴的对于自身写作的评价和建议。与传统的试卷分数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估让学生更容易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评语中获得提高建议,有利于快速提升写作水平。
本研究旨在探索形成性评估对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本实验的前测和后测结果表明,经过形成性评估训练的学生写作表达能力有了明显进步,对英语写作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因而可以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估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结论
本研究把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形成性评估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探索形成性评估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作用。本研究发现,后测成绩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经过形成性评估训练的实验班学生明显提高,且写作兴趣明显提升。综上所述,形成性评估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和能力,提升教师的学习效果,让优质的教学和高效的学习形成良性的循环。
参考文献
[1] 马智莉.形成性评估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研究,2016,(6):113-116.
[2] Ferris D R. Response to student writing: implica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students [M].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3: 45-47.
作者简介:张娟娟 91992.06——)女,汉族,广东梅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